“这罐儿真好看!” 阿果凑过来看,伸手摸了摸罐壁,“滑溜溜的,比之前的罐儿漂亮多了,肯定不会漏水。”
捏好的陶罐需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阴干,不能直接晒太阳,否则会开裂。那时找了洞穴深处一个干燥的角落,铺上干草,把陶罐放在上面。玛姆阿姨每天都去看,生怕陶罐开裂,直到三天后,陶罐完全阴干,变得坚硬,没有一点裂缝,她才放心地把陶罐放进火里烧制。
烧制陶罐的火候很关键。那时教玛姆阿姨先用小火烧两个时辰,让陶罐里的水分慢慢蒸发 —— 如果一开始就用大火,水分急剧蒸发,陶罐很容易裂开。小火烧完后,再用大火烧三个时辰,让陶泥充分烧结,变得坚硬。
烧制的过程中,族人们都围在火堆旁,好奇地看着。巴图还特意找来几块硬木,添进火里,让火烧得更旺。阿果更是时不时就问:“玛姆阿姨,罐儿会不会裂开啊?”
玛姆阿姨虽然也有些紧张,但看着那时笃定的眼神,还是笑着说:“不会的,阿石教的方法肯定管用。”
三天后,陶罐终于烧制完成。当那时和玛姆阿姨把陶罐从火里取出来时,族人们都围了过来 —— 陶罐呈深红色,表面光滑发亮,用手敲了敲,发出清脆的 “咚咚” 声,没有一点沉闷的杂音。玛姆阿姨立刻装了半罐水,放在火边煮,煮了半个时辰,罐壁上没有一点渗水的痕迹,罐里的水一点都没少。
“真的不漏水!” 玛姆阿姨兴奋地喊起来,举起陶罐给族人们看,“你们看,一点水都没漏!以后煮东西再也不用担心浪费了!”
族人们都围过来看,禾阿姨还伸手摸了摸罐壁,惊讶地说:“这罐儿真结实!比之前的罐儿厚,也光滑,以后再也不用天天修罐儿了。”
那天早上,玛姆阿姨用新陶罐煮了一大锅野麦粥,粥里加了晒干的红珠果和野蜂蜜,香甜软糯。族人们每人都分到满满一碗,粥多得还剩下不少,玛姆阿姨把剩下的粥倒进新陶罐里,密封好,放在储存区,准备中午再吃。
“阿石,真是太谢谢你了!” 玛姆阿姨拉着那时的手,眼里满是感激,“你不仅帮我们改进了石铲、弓箭,还帮我们做了不漏水的陶罐,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那时笑了笑:“这是我们一起做的,以后我们还可以做更多样式的陶罐,比如带盖子的、有把手的,用起来更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玛姆阿姨教部落里的其他女人用筛黏土、加细沙的方法做陶罐,很快,部落里就多了十几个不漏水的新陶罐。有的女人还学着做带盖子的陶罐,用来储存干粮;有的做了带把手的陶罐,煮东西时方便端拿。族人们再也不用因为陶罐漏水而浪费食物,每次煮东西都能喝到满满的汤,吃到足量的食物,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石首领看到新陶罐,也很开心,他拿着一个带盖子的陶罐,对族人们说:“阿石教我们做的陶罐,不仅不漏水,还很结实,这是我们部落的宝贝。以后我们要多做这样的陶罐,储存更多的食物,为冬天做准备。”
那时看着族人们用新陶罐煮东西、储存食物的场景,心里很踏实。他知道,改进陶罐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生活痛点,更是把现代制陶的基础知识传给了部落,让族人的生活一点点变得更好。而这种 “知识的落地”,正是他在这个原始世界里,赢得族人信任、站稳脚跟的关键。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