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清月尾音上扬的那个“哦?”字,像一根无形的探针,刺入了会议室里紧绷的空气中。
所有人都看着林默,等着他为自己那句狂妄到没边的话,做出一个哪怕是漏洞百出的解释。
钱文海已经暗中做好了准备,只要林默的论述出现一丝破绽,他就会立刻抓住,用最专业的口吻将其驳斥得体无完肤,既能维护在座各位领导的颜面,也能在市长面前,不动声色地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彻底踩死。
林默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神色未变。
“我说各位都错了,错的不是各位的出发点。”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方局长坚持规划的严肃性,这是对城市未来负责;刘局长和赵局长想搞活文旅,这是为江州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陈教授几位老先生痛心历史遗迹的凋零,这是为我们守住城市的根。这些,都没错。”
这番话一出口,众人都是一愣。
本以为他会继续语出惊人,没想到却是先给在场所有人都戴了顶高帽。这算什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
刘胖子脸上的猪肝色稍退,但依旧梗着脖子,心里冷哼:小子,别以为说几句好听的,就能把刚才那句狂话揭过去。
方正局长依旧面无表情,但紧锁的眉头似乎松动了半分。
夏清月端着茶杯,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眼神依旧平静,但专注度却明显提高了。
“各位的错误在于,”林默话锋一转,整个人的气场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大家从一开始,就把‘保护’和‘发展’放在了对立面。把‘文化’和‘金融’当成了水火不容的两个选项。仿佛我们今天的会议,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做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它们都选上呢?”
“都选上?”旅游局的赵瘦子忍不住嗤笑一声,那声音在寂静的会场里格外刺耳,“年轻人,你当这是小孩子过家家,我全都要?一块地,难道还能劈成两半,一半修庙,一半盖银行?”
这句带着嘲讽的质问,引来了几声压抑的低笑。钱文海的嘴角再次挂上了那抹熟悉的讥讽,他觉得,林默的理论大厦,已经开始动摇了。
林默没有理会赵瘦子的嘲讽,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史学泰斗,陈学海老教授。
“陈教授,您是江州史学的大家。我想请教您,地方志上是否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民国十七年,江州商会集资,于城南文庙旧址侧,建‘江州银行公会’,引护城河水入渠,环绕公会,形成了一条商贸水街,当时取名为‘金水湾’?”
陈学海教授浑身一震,浑浊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他扶了扶老花镜,激动地站起身:“有!确有其事!只是那条水渠后来被填平,银行公会也在战火中被毁,这段历史,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不仅知道,我还知道,”林默的声音带上了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在讲述一个被遗忘的传奇,“当时,‘金水湾’商贾云集,金融票号林立,是整个江南地区的金融中心。而一墙之隔的文庙,香火鼎盛,文人墨客在此讲学论道,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金融的繁华与文化的底蕴,非但没有冲突,反而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江州历史上那段最辉煌的商业文明。”
他转过身,面向全场,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各位,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是谁告诉我们,文庙和金融中心,不能共存?是谁规定了,文化和金钱,势不两立?”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城南,复原当年的‘金水湾’?”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复原金水湾?
这个念头,就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人固化的思维。
刘胖子和赵瘦子张大了嘴,脑子里“嗡”的一声。他们之前想的,只是在文庙周边搞点仿古商业街,卖点旅游纪念品,那点小打小闹,跟“复原金水湾”这个宏大的构想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规划局的方正局长,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愕的表情。他猛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林默。金融中心!林默的方案,非但没有否定他的金融中心规划,反而给这个冰冷的规划,注入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的灵魂!一个有故事、有根脉的金融中心,其品牌价值和吸引力,将远远超过那些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森林!
“妙啊!”陈学海教授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以史为魂,以水为脉,以金融为骨,以文化为容!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这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啊!”
老教授的这一声喝彩,分量极重,瞬间压倒了所有的质疑。
钱文海呆立当场,如遭雷击。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金水湾”三个字在盘旋。他自诩为市长最得力的笔杆子和智囊,通读江州历史,却从未将这段冷门的记载,与眼前的困局联系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