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宁远城。
秦玉容接到命令时,正在校场督促士卒操练。她展开命令,只看了一遍,那双惯常冷冽的眸子里便爆出一团精光。
“好个沈砚秋!动作够快!”她低声赞了一句,随即猛地转身,对身旁的亲兵队长喝道,“传我将令!点齐我麾下最精锐的二百骑兵,一人双马,带足箭矢干粮,随我出关南下接应!”
“将军,我们接应什么?”亲兵队长有些疑惑。
“接咱们辽东将士未来的口粮!”秦玉容言简意赅,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告诉弟兄们,这次任务,比砍后金鞑子的脑袋还紧要!路上谁要是敢打歪主意,管他是谁的人,先给老娘砍了再说!”
“得令!”亲兵队长精神一振,虽然不明白具体缘由,但秦将军如此重视,必然是了不得的大事。
就在沈砚秋全力推动种苗北运的同时,北京的阉党们也并未闲着。
崔呈秀府邸密室。
崔呈秀脸色阴沉地看着刚从通州赶回来的心腹家人。“沈砚秋没走漕运?用了兵部的驮马和京营的兵?”
“是,老爷。他们动作太快,我们的人刚接到消息,他们的第一批种苗已经出城了。而且……而且沈砚秋用了八百里加急通了消息,沿途州县都收到了严旨,我们……我们不好明目张胆地拦。”
“废物!”崔呈秀低声骂了一句,烦躁地踱步,“他这是要抢时间,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他眼神闪烁,透着阴鸷,“陆路……陆路也不是没有办法。山高皇帝远,路上出点‘意外’,太正常了。土匪流寇,或者……‘不堪重负’的民夫骚乱,折损些‘无关紧要’的粮种,谁能查到我们头上?”
他看向那心腹家人,压低声音:“去,找几个机灵可靠的人,快马赶到他们前面去……你知道该怎么做,手脚干净点,别留下把柄。”
“小人明白!”那家人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崔呈秀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沈砚秋,你以为有陛下撑腰就能万事大吉?这大明的天下,水深着呢!你想在辽东种出粮食?我倒要看看,你的种子,能不能顺利落到地里!”
此刻的沈砚秋,刚刚收到苏清鸢送来的密报,关于崔呈秀府上有人秘密北上的消息。他站在书房那幅简陋的辽东地图前,目光落在蜿蜒的官道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陆路……他们果然还是不肯放过。”他低声自语,眼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片冰冷的了然,“看来,光有秦玉容接应还不够。”
他沉吟片刻,转身再次提笔。“给我们在辽东的人传信,让他们留意沿途动静,尤其是那些三不管地带和有名的险隘。若有异常,立刻向秦将军示警。”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再……让咱们商队里的人,扮作行商,混入运种队伍附近,暗中策应。”
他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明面的力量上,有些暗处的棋子,也该动一动了。
安排完这一切,窗外已是东方既白。沈砚秋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走到院中,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
第一批种苗已经上路,更多的还在筹备中。秦玉容应该已经动身接应。而敌人的阴影,也如预料般缠绕而来。
这是一场与时间、与阴谋的赛跑。每一粒奔向辽东的种子,都承载着沉重的希望与杀机。
他抬头望向北方,那是辽东的方向,也是无数大明将士戍守的苦寒之地。
“种子……一定要送到。”他轻声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