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村民们对林舟和苏晓的亲近,再看看自己身边的冷清,心里五味杂陈,终于明白,之前的官僚主义让他彻底疏远了村民,想要挽回信任,光靠嘴上道歉是没用的。
太阳渐渐升高,晨雾散去。
果园里的淤泥被清理干净,倒伏的果树被重新扶起来,用木桩固定好,新的果苗栽进了翻松的泥土里,残破的果棚也换上了新的木料和塑料布。
老王看着焕然一新的果园,紧紧握住林舟和苏晓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们,谢谢大伙儿……没有你们,我这果园就真没了。”
林舟笑着摇了摇头:“大叔,这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乡村里的人,就该互帮互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他的目光扫过果园里忙碌的村民,心里忽然明白,暴雨虽然冲毁了果棚和果树,却冲不散村民之间的情谊,反而让大家的心靠得更近了。
第二幕
午后的阳光透过村头大槐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树底下摆满了村民们从家里带来的桌椅,一场简单却热闹的丰收宴正在举行。
说是丰收宴,其实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村民们自家种的蔬菜、养的鸡鸭,还有刚从果园里摘的、没被暴雨泡坏的苹果,简单烹饪后,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林舟和苏晓并肩坐在一张木桌旁,桌上摆着一盘炒青菜、一碗炖鸡汤、一碟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盘红彤彤的苹果。村民们端着自家酿的米酒,纷纷围过来向他们敬酒。
“林干部,谢谢你帮我们争取到理赔款和补贴,我敬你一杯!”之前质疑过林舟“预警不力”的李大叔端着酒杯,脸上满是愧疚,“之前是我太冲动了,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你,你可别往心里去。”
林舟端起面前的米酒,轻轻碰了碰李大叔的杯子:“李大叔,我明白你当时的心情,果园是咱们农民的命根子,换做是我,也会着急。以后有什么事,咱们好好商量,一起解决。”说完,他仰头喝了一口米酒,米酒的醇香在嘴里散开,带着一丝暖意。
苏晓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给旁边的孤寡老人夹了一块鸡肉,轻声说:“张奶奶,您多吃点,补补身子。”
张奶奶拉着苏晓的手,眼眶红红的:“苏老师,这次多亏了你,把我们安置在学校,还给我们送吃送喝,你真是个好姑娘。”
村民们的热情像夏日的阳光,炽热而真诚。
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灾后重建的趣事,有人说自己挖淤泥时挖到了一条小鱼,有人说新栽的果苗已经发芽了,还有人计划着等果园丰收了,要一起去县城卖苹果。
欢声笑语在大槐树下回荡,冲淡了暴雨带来的阴霾。
林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刚到青杨镇时,面对务虚的公文写作,他感到迷茫和不适;想起调查建材厂违规占地时,面临的重重压力;想起暴雨夜里,和村民们一起清淤、转移、抗灾的艰辛。
这一路走来,有委屈,有疲惫,有争执,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感动。
他明白了周明远笔记本里“心要沾甜”的含义,这份甜,不是来自晋升的喜悦,而是来自村民们真诚的笑容,来自自己为乡村做实事后的满足。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大槐树下,是李曼。
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提着两个大纸箱,站在人群外,显得有些拘谨。
“李曼?你怎么来了?”林舟有些意外地站起身。
李曼深吸一口气,提着纸箱走到林舟和苏晓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歉意:“我来看看大家,这是县政协捐赠的农业书籍和优质果苗种子,希望能帮到大伙儿。”
她顿了顿,看向林舟,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林舟,之前建材厂的事情,还有防汛时我给你打电话提的无理要求,都是我的不对。我不该因为我舅舅的利益,就让你放弃原则,对不起。”
苏晓看了看李曼,又看了看林舟,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
林舟看着李曼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李曼,谢谢你的捐赠,这些书籍和种子对村民们来说很有用。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以后我们还是同事,希望能以公事公办的方式合作,一起为乡村做些实事。”
李曼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容:“好,我明白。那这些东西,我帮大家搬到村支部吧。”
村民们看着李曼的举动,没有之前的排斥,有人主动上前帮忙:“李同志,我来帮你搬。”
“谢谢。”李曼感激地笑了笑,跟着村民一起往村支部走去。她的背影有些单薄,却透着一股释然,或许她终于明白,真正的帮助,不是利用关系谋取利益,而是发自内心地为他人着想。
林舟和苏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默契。
第三幕
丰收宴结束后,村民们陆续散去,大槐树下恢复了宁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