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县防汛指挥部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空气里混杂着潮湿的霉味和打印机的油墨味。
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眉头都拧成了疙瘩,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屏幕里的林舟。
林舟站在苏家村临时搭建的视频通话点,身后是村支部斑驳的墙壁,墙上还贴着防汛宣传海报,边角已经被雨水泡得卷起。
他的裤脚还沾着没来得及清理的泥浆,裤腿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草屑,膝盖处的白色绷带渗出了暗红的血迹——那是昨晚转移老王时磕的伤,刚才忙着统计灾情,根本没顾上处理。
“周县长,各位领导,我现在向大家汇报苏家村最新灾情。”
林舟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
他拿起摊在桌上的笔记本,指尖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有些发白,却稳稳地指着上面画的灾情地图。
“截至目前,苏家村受灾农户共37户,其中12户果园被淹,积水最深达80公分;倒伏果树17棵,其中3棵是树龄超过三十年的老苹果树,直接砸坏了5个果棚;最关键的是,村里的主排水渠被建材厂遗留的废弃水泥管和碎石堵塞,排水能力不足平时的三分之一,现在还有20亩低洼地块仍有积水,若不及时排水,后续可能引发果树烂根。”
笔记本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有铅笔标注的积水范围,有钢笔记录的受灾户数,还有用红笔圈出的排水渠堵塞点,虽然有些地方被汗水和雨水打湿,晕开了墨迹,却依旧条理清晰。
周明远坐在主位,看着屏幕里浑身透着疲惫却眼神发亮的林舟,眼底闪过一丝赞许,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林舟,你说的排水渠堵塞,具体是怎么回事?”
“是之前建材厂违规占地时,随意丢弃的废弃建材!”林舟立刻补充,“之前调查违规占地时,就发现他们把施工废料倒进了排水渠,当时只清理了表面,没想到深处还埋着水泥管,这次暴雨把泥沙冲下去,直接造成了堵塞。”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急切,“现在当务之急是调拨至少10台抽水泵,还有200条沙袋,先把积水排出去,不然再过半天,剩下的果树也得遭殃。”
视频另一端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却皱起了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说:“林干部,不是我们不支持,现在全县受灾的地方不少,规模化种植基地那边损失更大,救灾物资得优先保障重点区域,苏家村这果园,毕竟是散户种植,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不能缓!”林舟立刻反驳,声音不自觉提高了几分,“这些果园是苏家村37户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还有8户是脱贫户,要是果子烂在地里,他们今年的收入就没了着落,甚至可能返贫!”他指着笔记本上记录的脱贫户名单,“每一户的情况我都记在这里,张大爷家就靠三棵老苹果树供孙子上大学,李婶家丈夫常年患病,果园是唯一的经济来源,这些都不能等!”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周明远的目光扫过在座的负责人,沉声道:“农业农村局的同志,我提醒一句,乡村振兴不是只看规模化基地,散户的生计同样重要。苏家村的情况特殊,排水渠堵塞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涉及脱贫户,物资必须优先调拨!”
就在这时,林舟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微信,附带一张照片——照片里,几个村民正用木桶往外舀积水,果树的根部已经泡在水里,叶子开始发蔫。
苏晓还配了一句话:“林舟,积水还在涨,有些果树的根已经泡了四个小时了。”
林舟的心揪了一下,他把手机屏幕转向摄像头:“各位领导,大家看,这是刚刚拍的照片,再拖下去,这些果树就真的救不回来了。”
可农业农村局局长还是有些犹豫,刚想再说点什么,周明远已经拍了板:“就按林舟说的,抽水泵和沙袋优先调拨给苏家村,半小时内我要看到物资出库的消息,另外,水利部门立刻派人过去,协助清理排水渠堵塞物!”
得到明确指示,林舟松了口气,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膝盖处的疼痛却突然袭来,他忍不住皱了皱眉,下意识地用手按了一下绷带。
而此时的苏家村安置点,设在村小学的教室里,几十张课桌拼在一起,成了临时的床铺,上面铺着村民们自带的被褥。
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饭菜的香味,苏晓正围着一口大铁锅忙碌着,锅里煮着稀粥,米粒不多,更多的是红薯和土豆——这是她发动村民们凑出来的粮食,自家粮仓里的大米,她全倒了进去。
“王奶奶,您慢点喝,小心烫。”苏晓端着一碗热粥,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前,轻轻扶起她。老人的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昨晚是林舟和苏晓一起把她背到安置点的。老人接过粥,眼眶红红的:“晓丫头,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这把老骨头说不定就泡在水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