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村委会办公室的窗开着,飘进一缕麦秸秆的清香,落在桌上那份淡蓝色的调令上——省乡村振兴局的红章盖在落款处,油墨还透着点新鲜的光泽。林舟捏着调令的边角,指腹蹭过“拟任综合科副科长”的字样,指尖有点发僵。桌对面,周明远翻着泛黄的《青溪县土地档案》,老花镜滑到鼻尖,却没抬手扶,只盯着档案里夹的老照片:照片上,老支书站在苹果树下,手里举着刚摘的苹果,笑得满脸皱纹。
“老支书当年总说,‘好苗子不能总捂在田里,要让它长到更宽的地方,结更多穗’。”周明远把照片推到林舟面前,指腹擦过老支书的脸,“你现在就像当年的好苗子——苏家村的电商、车间都上了轨道,村民们能自己扛事了,你去省里,能帮更多像苏家村这样的村子,这不比守着咱这一个村强?”
林舟拿起照片,照片边缘有点卷边,是被人反复摸过的痕迹。他想起三年前刚到苏家村时,周明远也是拿着这张照片,跟他说“老支书的心愿是让村民们靠苹果过上好日子”。现在,车间的苹果酱每天能发两百单,夏令营办了两届,连周边村子都跟着种起了苹果——他好像完成了一半的心愿,可心里还是空落落的,像少了块苹果瓣。
“我怕走了以后,车间出问题,赵凯的人再找事,村民们应付不来。”林舟把调令放在照片旁边,淡蓝的纸和泛黄的照片对比,像过去和未来的交界。桌角的苹果茶冒着热气,是苏晓早上送来的,杯壁上印着个小小的苹果图案,是王小丫画的。
周明远笑了,拿起苹果茶喝了一口,甜香漫开:“你忘了?去年冷库出问题,是二柱守了三天三夜;赵凯搞刷单,是村民们集体签字反对——苏家村早不是你一个人的村子了,是大家的家。你去省里,帮咱把‘电商+深加工’的模式推出去,让更多村子跟着赚钱,这才是老支书真正的心愿。”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会帮你盯着村里的事,有解决不了的,随时给你打电话。”
林舟看着照片里老支书的笑脸,又看了看窗外——果园里的苹果树上挂着青绿色的小果子,风一吹,叶子晃得像在点头。他捏了捏调令,边角的褶皱被捋平了些:“那我先问问村民们的意思,他们要是不同意,我就不去。”
“傻小子,”周明远拍了拍他的肩,“你去问问就知道,村民们比你想的更懂‘长远’。”
第二幕
下午的果园里,阳光把苹果叶晒得发亮,村民们正忙着给小苹果套袋,看见林舟过来,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围了过来。王大爷手里还攥着套袋的塑料绳,把刚摘的一个早熟苹果塞给林舟:“林书记,尝尝!今年的苹果长得好,比去年甜!”
林舟接过苹果,果皮是淡红色的,还带着点绒毛。他没吃,而是把调令的事说了,声音有点轻:“省厅让我去上班,负责推广乡村产业模式,我怕走了以后,村里的事没人管……”
话还没说完,王大爷就摆了摆手,嗓门洪亮:“你这说的啥话!你去省里是好事啊!咱苏家村的苹果酱、电商模式,在县里有名,在省里还没多少人知道,你去了,帮咱多吆喝吆喝,让更多人知道苏家村的好东西,这不是天大的好事?”
二柱扛着梯子走过来,梯子上还挂着几个空套袋:“林书记,你放心去!车间有我呢,每天早晚我都去查一遍,排污、设备都没问题;电商那边,我跟李曼姐也对接好了,她会帮咱盯着物流——你走了,我们又不是不会干活,你之前教的,我们都记着呢!”
“林哥哥!”王小丫背着画夹跑过来,从里面掏出一张画,递到林舟手里——画纸上,林舟站在一个宽敞的房间里,面前放着话筒,身后的屏幕上是苏家村的果园和车间,下面坐着好多人,都在鼓掌。“我画的是你在省里讲课的样子!”王小丫仰着小脸,辫子上的苹果绿丝带晃来晃去,“你要把苏家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都来买咱的苹果酱!”
林舟看着手里的画,又看了看围着他的村民——王大爷的手里还沾着泥土,二柱的额角流着汗,王小丫的脸上沾着点颜料,每个人的眼里都没有不舍的埋怨,只有期待的光。他突然觉得,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苏家村的根,早就扎在每个村民心里,不是他一个人能撑起来,也不是他走了就会倒。
“好,”林舟把画叠好,放进兜里,举起手里的苹果,“那我就去省里!但我每个月都回来,帮咱苏家村对接资源,看苹果长得怎么样,看车间的生产——你们要是有任何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回来!”
村民们都笑了,王大爷拍了拍他的背:“这才对嘛!快吃苹果,别放坏了!”林舟咬了一口苹果,甜汁在嘴里散开,比任何时候都甜——这是苏家村的味道,是他走多远都不会忘的味道。
第三幕
傍晚的田埂上,麦浪已经长到膝盖高,风一吹,就像绿色的海浪,裹着麦香扑过来。苏晓坐在田埂上,手里拿着画夹,翻到最新的一页——画的是林舟站在省厅的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背景里隐约能看到苏家村的果园,画的角落,有个小小的苹果钥匙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