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选择上,他也会表达更具体的想法。王亚琴给他夹青菜,他会说:“外婆,我今天可以只吃三根青菜吗?我保证明天吃四根!”他开始尝试用“谈判”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他甚至会对家庭活动提出建议。周末,凌空提议去科技馆,凌曦却举起手说:“爸爸,我提议今天去公园划船!因为今天阳光好,适合在水上航行!”虽然最终决定权还在大人,但他这种清晰表达并阐述理由的行为,让凌空和苏暮雨感到惊喜。他们会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尊重他的选择,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
这种自我表达,并非叛逆,而是一种建立自我认同感的健康过程。凌空和苏暮雨努力在“尊重孩子意愿”和“建立必要规则”之间寻找平衡。他们发现,当凌曦的感觉被倾听、选择被尊重时,他反而更容易接受那些他原本不太喜欢的规则。
四、“‘仪式’成长:在每一次“远征”中确认爱”
凌曦的这些“远征”——无论是空间上的短暂离开,还是人际关系中的风波起伏,抑或是内心世界的独立宣言——在凌空和苏暮雨看来,都是一次次小小的成长仪式。
他们为他的勇气鼓掌,为他的友谊护航,为他的自我表达留出空间。他们深知,父母的爱,不是密不透风的保护罩,而应该像灯塔,照亮他前行的路,告诉他家的方向,同时允许他甚至鼓励他,去经历属于自己的风和浪。
每一次“远征”归来,凌曦似乎都长大了一点点。他眼神里的笃定多了一分,应对变化的从容多了一分,对家人给予的安稳港湾,也更多了一份深刻的依恋与珍惜。这种依恋,不再是婴儿式的全然依赖,而是建立在日益增长的独立能力之上的、更加成熟的情感联结。
夜晚,凌空在记录本上写下:
“四岁,‘远征’的年纪。勇气在离开舒适区的忐忑中淬炼;友谊在冲突与和解的循环中深化;自我在表达的尝试与被尊重中确立。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或许就是:为他的每一次‘出征’整理行装,为他的每一次‘归航’点亮灯火。然后,看着他的世界,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和方式,变得越来越辽阔。”
苏暮雨看着这段文字,轻声说:“有时候真希望他慢点长大,但又迫不及待想看到,他接下来会为我们展示一个怎样新奇的世界。”
凌空握住她的手,共同望向那个在他们爱与智慧的守护下,正勇敢迈向更广阔天地的小小身影。四岁的“远征”,才刚刚开始,而家的后盾,永远坚实。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