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初冬,天空常常是铅灰色的,湿冷的空气仿佛能渗透到骨子里。然而,对于凌空而言,这个冬天却因为一个即将到来的访客,而染上了童话般的暖色。苏暮雨的圣诞假期探亲计划,在经过数月的准备和期待后,终于要成为现实。
、“‘倒计时’的甜蜜煎熬:行程规划与‘生存指南’升级”
随着苏暮雨抵达日期的临近,凌空的生活进入了另一种忙碌而充满期待的状态。他早已将公寓彻底打扫了一遍,换上了干净的床单被套,还在客厅的小茶几上摆了一个小小的、带着松木清香的圣诞树模型。他精心规划着苏暮雨到来后的行程:哪些经典的景点必去,哪些地道的餐馆值得尝试,甚至连公共交通路线和备用方案都查得一清二楚。
他还特意花时间,将之前自己摸索出的“慕尼黑生存指南”进行了全面升级和细化,做成了一个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发给了苏暮雨。里面不仅包括天气提醒、必备物品清单、交通卡购买指南,还有他亲测过的超市购物攻略(比如哪个牌子的牛奶好喝,哪种面包最接近国内口味)、简单德语句型(附发音谐音),以及他发现的几家隐藏在市井小巷的、性价比极高的咖啡馆和小书店。
“凌博士,你这‘指南’详细得可以出版了。”苏暮雨在视频里笑着打趣,眼里却满是感动和期待。
“用户体验至上。”凌空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确保苏女士本次欧洲之行顺利愉快,是本导览系统的核心宗旨。”
两人在屏幕两端都笑了起来。这种共同为一次相聚做准备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将漫长的等待化为了具体的、触手可及的幸福倒计时。
、“‘机场’的定格瞬间:跨越山海的拥抱”
当凌空站在慕尼黑机场国际到达出口,看着显示屏上苏暮雨航班状态变为“已抵达”时,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几乎要盖过机场的广播。他紧紧盯着那道自动门,每一次开启,都带来一阵悸动。
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看到了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苏暮雨穿着一件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围着一条红色的羊毛围巾,拖着一个不大的行李箱,正微微踮着脚,急切地四处张望。
“暮雨!”凌空喊了一声,用力挥了挥手。
苏暮雨的目光瞬间锁定了他,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拖着行李箱小跑着过来。没有片刻迟疑,凌空张开双臂,将她紧紧地、紧紧地拥入怀中。
周围的一切喧嚣仿佛瞬间静止。他感受到她身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和室外的寒气,更感受到那份真实的、温暖的、属于她的气息和触感。他将脸埋在她带着清香的发丝间,深深地呼吸,仿佛要将这几个月的思念都在这一刻弥补回来。
苏暮雨也用力回抱着他,脸贴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有些快的心跳,感觉一路的奔波和时差带来的晕眩,都在这个拥抱里烟消云散。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微微分开,却还拉着彼此的手,仔细地看着对方。
“瘦了点。”苏暮雨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
“你也是。”凌空看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溺死人,“不过,更漂亮了。”
“油嘴滑舌。”苏暮雨嗔怪地瞪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高高扬起。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落泪,只有一种巨大的、充实的幸福感,如同暖流般席卷全身。跨越山海的拥抱,真实地确认了彼此的存在,所有的等待和思念,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回报。
、“‘异国’的日常:厨房协作与‘家’的复刻”
凌空的公寓,因为苏暮雨的到来,瞬间充满了生机。她的行李箱里,除了衣物,还塞了不少凌空念叨过的中国调料和零食,甚至还有一小包凌妈妈特意让带的、自家晒的笋干。
“妈说让你尝尝家乡的味道,怕你在这边吃不好。”苏暮雨一边往外拿东西,一边笑着说。
小小的厨房,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协作空间”。凌空自豪地展示着他进步神速的厨艺,负责掌勺;苏暮雨则给他打下手,洗菜切菜,偶尔在他手忙脚乱时“救场”。两人挤在不算宽敞的操作台前,肩膀相抵,笑语不断。
“凌大厨,火太大了,油要冒烟了!”
“盐!盐在哪里?哦,看到了……”
“这个土豆丝切得……很有抽象派艺术风格。”
“苏同学,请不要嘲笑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动手能力!”
当一盘盘冒着热气、带着熟悉香气的家常菜端上桌——红烧排骨、蒜蓉西兰花、番茄炒蛋……虽然卖相可能不及餐厅,但那“家”的味道却无比真实。他们面对面坐在小餐桌旁,在异国冬日的夜晚,分享着这顿由两人共同完成的、迟来的“团圆饭”,幸福感简单而浓烈。
苏暮雨的到来,仿佛为凌空这个临时的“巢”注入了灵魂。她带来的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一种“家”的安定感。凌空觉得,这个原本只是栖身之所的小公寓,第一次真正有了“家”的温暖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