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廊之约:虚空纹路与非人凝视
夕阳的余晖最后一次掠过教学楼的玻璃窗,将走廊地面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条纹。汪新焱背着书包,脚步放得极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绷紧的琴弦上。书包最里层,那张写着“THIS SCHOOL HAS PSEUDOPERSONS”的试卷依旧灼热,而此刻,这份灼热又叠加了另一重重量——对新月之夜镜廊会面的期待与恐惧,如同两股缠绕的毒蛇,在他胸腔里反复撕咬。
从废弃杂物室出来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着校园外围的围墙缓慢行走。暮色四合,路灯尚未亮起,树影婆娑,如同无数扭曲的手臂在暗中挥舞。他维持着微弱的精神防护,灵视的感知如同细密的蛛网,悄然蔓延开来。经过几天的刻意练习,他已经能更熟练地控制这份力量,不再像最初那样稍一激活就头晕目眩,但代价是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仿佛一根即将断裂的弓弦。
他需要在天黑前,最后确认几个疑点。
第一个目标是物理课代表孙宇。放学铃声刚响不久,孙宇正背着书包,独自一人走向校门口,步伐均匀,腰背挺直,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汪新焱远远跟在后面,利用沿途的树影、宣传栏作为掩护,激活灵视,聚焦在孙宇的影子上。
夕阳的余晖将孙宇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人行道上。大部分时间里,这道影子都表现得与常人无异,随着脚步的移动自然摆动。但当孙宇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红灯时,意外发生了——一辆鸣笛的救护车疾驰而过,尖锐的警笛声划破黄昏的宁静。周围的行人都下意识地侧目望去,脸上露出或多或少的好奇或关切,而孙宇只是微微偏了偏头,目光并未跟随救护车的方向,他的影子在警笛声最尖锐的瞬间,脚踝处突然泛起一丝如同水波般的涟漪,原本清晰的轮廓变得模糊了一瞬,随即又恢复正常。
“情感模拟的失真瞬间……”汪新焱心中默念着神秘典籍里的词汇。救护车的警笛声代表着紧急与意外,是能轻易牵动人类情绪的外界刺激,但孙宇的反应过于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反应,而影子的异常恰好印证了他并非人类的事实。汪新焱愈发确定,孙宇就是典籍中所说的“窃居者”,它的核心是逻辑与规则,而非情感与共情。
他没有继续跟随孙宇,而是转向了教学楼的方向。第二个目标,是那位让他感到“能量场滞涩”的张老师。张老师是教高二数学的,办公室就在李老师所在的教研组隔壁。汪新焱绕到教学楼后方,这里有一排窗户对着教师办公室的背面,其中一扇就是张老师的办公桌位置。
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张老师正坐在电脑前,似乎在批改作业。汪新焱躲在窗外的灌木丛后,屏住呼吸,将灵视的力量集中在窗户玻璃上,试图穿透障碍物感知张老师的状态。不同于李老师周围那种粘稠黑暗的能量场,张老师身上的能量波动显得相对平和,但正如汪新焱之前感受到的,这种平和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滞涩感”,就像一台零件老化的机器,在运转时总会发出不和谐的摩擦声。
他的影子投射在办公桌后的墙壁上,轮廓清晰,没有明显的扭曲或异动。但当张老师伸手去拿桌上的水杯时,汪新焱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影子在手腕转动的瞬间,动作比实体慢了大约半秒,仿佛存在着一丝延迟。这种细微的不协调,在常人眼中完全无法察觉,但在灵视的放大下,却显得格外诡异。
“是‘窃居者’的低级形态?还是另一种类型的伪人?”汪新焱皱紧眉头。典籍中提到,“窃居者”的模仿精度有高有低,低级的“窃居者”更容易出现行为或能量上的破绽。但张老师的“滞涩感”与孙宇的“逻辑化”截然不同,这让他意识到,伪人的类型或许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他收回灵视,悄然后退,避免被办公室里的人发现。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一轮纤细的新月挂在墨蓝色的天空中,清冷的光辉洒在校园里,让那些原本就阴暗的角落显得更加幽深。他看了一眼手表,晚上七点半,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
回家的路变得格外漫长。汪新焱走在人行道上,身边偶尔有行人经过,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在他眼中都可能是潜在的“伪人”。他下意识地观察着每个人的影子,聆听着他们的交谈,试图从言行举止中寻找“逻辑悖论点”或“情感失真瞬间”。这种过度的警惕让他精神疲惫,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回到家时,父母已经做好了晚饭。餐桌上,父母像往常一样聊着家常,询问他学校里的情况。汪新焱敷衍地回应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他们的影子上。灯光下,父母的影子自然而柔和,随着说话时的动作微微晃动,没有任何异常。灵视感知下,他们的能量场充满了温暖的、属于人类的混沌感,与王磊、陈静等人相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暮影武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暮影武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