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海神之碑”立在老桃树下的第五个春日,江南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桃花汛”——不是洪涝之灾,而是老桃树与江南各地桃林同步盛放,粉色花潮连缀成海,连空气中都飘着浓得化不开的桃花香。这一年的桃海节,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隆重,不仅江南百姓齐聚海边,连千里之外的中原、岭南百姓,也循着“桃海神传奇”的踪迹,专程赶来祭拜,想亲眼看看那棵承载着百年守护故事的老桃树。
桃海节前三日,海边就已搭起了连绵的竹棚,棚外挂满了五彩的绸带与晒干的桃花串,棚内则摆放着各地百姓带来的特产:中原的红枣、岭南的荔枝干、江南本地的桂花蜜,还有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桃海神画像”——画中,墨尘身着素衫持剑,苏清鸢垂着九尾浅笑,两人并肩站在桃树下,身后是蔚蓝的大海,笔触稚嫩却满是虔诚。
沈护民的儿子沈念桃,此时正带着族中子弟,在老桃树下整理百姓送来的祭品。他今年二十三岁,继承了沈家世代的沉稳,也带着年轻人的热忱,腰间别着那枚传承百年的贝壳,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桃海神事迹增补》——这是他用三年时间,走遍江南各地,收集百姓口中关于墨尘与苏清鸢的零散故事,补充到家族古籍中的册子。
“念桃哥,你看这画像,画得真像古籍里描述的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族中子弟沈小荷,捧着一幅孩童绘制的画像,兴奋地跑到沈念桃身边。画像上,墨尘的青云剑泛着淡青光芒,苏清鸢的九尾上沾着桃花瓣,老桃树下还画着几个小小的身影,正是沈家历代守护百姓的模样。
沈念桃接过画像,轻轻抚摸着纸面,眼中满是温柔:“这是邻县孩童画的吧?我前几日去收集故事时,见过他们。他们说,爹娘每天都会给他们讲桃海神的故事,说只要心善,桃海神就会守护着他们。”他顿了顿,将画像小心翼翼地收进竹篮里,“把这些画像都挂在老桃树的枝桠上,让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也看看孩子们的心意。”
沈小荷应了一声,抱着画像朝着老桃树跑去。此时,沈念桃的妹妹沈若棠,正带着一群姑娘在小屋的灶台前忙碌。今年的桃香宴,她们不仅要做传统的晨露桃花糕,还根据百姓带来的食材,研发了新的品种:桂花桃花糕、红枣桃花酥、荔枝桃花冻,每一种都融入了各地的特色,却始终保留着“晨露”这一核心——为了收集足够的晨露,她们连续三日凌晨便起身,在老桃树与海边的草丛中,用小小的瓷勺承接,瓷碗里的晨露攒了一碗又一碗,沾着桃花香与海腥味,格外清甜。
“若棠妹妹,这荔枝桃花冻要怎么熬啊?”来自岭南的姑娘阿月,捧着一碗新鲜的荔枝肉,有些手足无措地问道。她是跟着家乡的长辈来的,听说苏清鸢奶奶擅长用天然食材做点心,特意带来了岭南的荔枝,想学着做一道融合两地特色的点心,献给桃海神。
沈若棠笑着接过荔枝肉,一边将荔枝肉剥成小块,一边耐心讲解:“阿月姐,这荔枝肉要先去核,用晨露煮软,再加入琼脂,放凉后就能凝固成冻了。苏清鸢奶奶说,做点心最重要的是心意,只要带着诚意,不管加什么食材,味道都会很好。”
阿月点了点头,跟着沈若棠的步骤操作起来。灶台前的姑娘们来自不同地方,口音各异,却因为“桃海神”的故事聚在一起,一边做着点心,一边分享着家乡关于善良与守护的传说:有的说家乡有位老人常年帮邻里修补房屋,有的说有位年轻人冒着洪水救了全村人,每一个故事,都与墨尘、苏清鸢的精神不谋而合,听得大家心中暖意融融。
桃海节当日清晨,天还未亮,海边就已挤满了人。百姓们手持香烛,有序地来到“桃海神之碑”前祭拜,石碑前的香炉里,香烛燃得旺盛,烟雾缭绕中,夹杂着桃花香与点心的香气。沈念桃带着族中子弟,站在石碑旁,为前来祭拜的百姓讲解碑上的文字,讲述墨尘与苏清鸢治水、斩妖、守护百姓的故事,每讲一段,百姓们便会对着石碑深深鞠躬,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激。
临近正午时,桃香宴正式开始。竹棚下的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桃花点心与海鲜佳肴,百姓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各自的故事。沈念桃则拿着《桃海神事迹增补》,坐在老桃树下,为围拢过来的百姓朗读新增的故事——有关于百年前墨尘在迷雾森林救迷路孩童的细节,有苏清鸢用狐火为百姓驱散瘟疫的传闻,还有沈家历代子弟守护江南的事迹,每一个故事都引得百姓们阵阵赞叹,孩子们更是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举手提问。
“念桃哥哥,墨尘爷爷的青云剑,真的能斩妖除魔吗?”一个约莫六岁的小男孩,举着手中的木剑,仰着小脸问道。那木剑是他父亲特意为他做的,仿照青云剑的模样,剑柄上还刻着一朵小小的桃花。
沈念桃笑着点头,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是啊,墨尘爷爷的青云剑,不仅能斩妖除魔,还能守护百姓。但你知道吗?比青云剑更厉害的,是墨尘爷爷心中的善良与勇气。只要你心中有善良,有守护他人的勇气,就算手中没有青云剑,也能成为像墨尘爷爷一样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亮后不遇见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亮后不遇见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