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盒子被运走的第三天,“地球之眼”JD-07项目营地彻底沉寂下来。
大部分数据被拷贝带走,钻探平台进入封存维护状态,一部分队员被安排提前撤离休整。高原的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营地内那种无所事事的沉闷和失落感。
林凡的体检报告最终被认定为“过度疲劳及偶发高原反应”,专家组在带走所有核心资料后,对他这个“首例接触者”的兴趣似乎也大大降低。没人再过多关注他,这正合他意。
他像其他队员一样,按时吃饭,在有限的区域内活动,大部分时间待在居住舱里,看似整理着无关紧要的后续文档,实则所有心思都沉浸在那片知识海洋。
脑海中的信息碎片依旧庞杂,但经过几天梳理,关于“初始能量引导”、“基础物质转化”和“环境感知”的部分,逐渐变得清晰了一些。它们像一套说明书,描述着如何在一个能量贫瘠的环境中,利用特定介质,撬动第一块超越凡俗的基石。
说明书的第一页,就指向了那个西北方向的山谷。
他需要去那里。必须去。
公开申请野外勘探已经不可能,项目处于半冻结状态,任何异常动向都会引起怀疑。他只能靠自己。
第四天夜里,风雪再次加大,能见度骤降。营地的大部分电力供应切换到内部循环,外部监控探头的效果大打折扣。
时机到了。
林凡悄无声息地准备好一个背包,里面只有最低限度的生存物资。
他穿上最厚的防寒服,检查了一下气密性,将背包藏在宽大的外套下面。深吸一口气,他走出居住舱。
走廊空无一人,队员们要么在休息,要么在娱乐室打发时间。他避开主要通道,凭借对营地结构的熟悉,从一条维护通道绕到了生活区的边缘出口。
吱嘎——
沉重的防寒门被推开一条缝隙,狂风立刻裹挟着雪粒倒灌进来,发出呜咽般的嘶吼。林凡侧身挤了出去,反手轻轻将门合上。
瞬间,他被无边的黑暗吞没。
气温骤降,风力远超他的预期,吹得他几乎站立不稳。能见度不足五米,四周只有一片混沌的灰白。他拉紧兜帽,低下头,凭借记忆和手中小巧的指北针,艰难地辨明方向,一步步踏入这片生命的禁区。
每前行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他脑海中那两个“基础符号”却异常清晰,甚至在这种极端的压力下,变得更加活跃。它们仿佛在自发地调整着他的呼吸节奏,引导着他以更高效的方式调动肌肉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消耗。
同时,他那被轻微强化过的感知,也在这片纯白地狱中发挥着作用。他能更早地察觉到脚下的地形变化,避开潜在的冰缝和陡坎。对方向和距离的把握,也远超平时。
这不是徒步,这是一场对意志和身体的双重考验。
十五公里。在平原地带或许不算什么,在这海拔五千米以上的无人区暴风雪中,每一步都是生死考验。
不知走了多久,时间失去了意义。他的四肢开始麻木,体温在不断流失,体力逼近极限。就在他几乎要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方向,是否会无声无息地倒在这片雪原上时,风雪似乎稍微小了一些。
他艰难地抬起头,透过结满冰霜的护目镜向前望去。
前方,地势逐渐下降,形成一个被群山环抱的狭窄山谷入口。谷内的风雪明显小了许多,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岩石裸露在外。
到了!就是这里!
一股新的力量从身体深处涌出,他加快脚步,踉跄着冲入了山谷的庇护范围。
谷内果然风小了很多。林凡靠在一块黑色岩石上,大口喘着气,白色的呵气瞬间凝成冰晶。他休息了几分钟,待呼吸稍微平稳,立刻从背包里取出了辐射检测仪和地质锤。
依据脑海中的指引和纸条上的数据,他仔细感知着周围的环境,同时观察着检测仪的表盘读数。
这里的放射性本底强度确实略微高于周边区域,但远未到危险程度。他沿着谷底缓慢移动,敲打着周围的岩石,仔细观察其成分和结构。
大部分是普通的变质岩和花岗岩。但他要找的,是信息中提到的“介质”
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手指早已冻得麻木,几乎失去知觉,全靠意志力在支撑搜索。
终于,在一处背风的岩壁底部,他发现了一片颜色略显深暗、质地更为细密的岩层。辐射检测仪靠近时,读数有了一个极其微小但稳定的攀升。
就是这里!
他放下背包,抡起地质锤,开始艰难地敲击岩壁。冻土坚硬如铁,每一锤下去都只能崩下一点点碎屑,震得他虎口发麻。
汗水刚渗出就被冻结,体力再次快速消耗。但他眼中只有那片岩层。
叮!
一声不同于敲击冻土的脆响传来。
林凡精神一振,小心地清理开表面的碎石和冰层,一小片深黑色、略带金属光泽、夹杂着细微晶体脉络的矿石露了出来。在林凡高度集中的感知下,却能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持续不断的能量辐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