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秦墨已站在苏宅门口。
青石板路被夜露浸得发亮,朱漆大门上的“苏氏旧庐”铜牌泛着温润的光。门童阿福见他来,忙不迭地掀开门帘:“秦医生,老爷子今早特意吩咐,说您一来,就让厨房煮了红枣桂圆粥。”
秦墨点头致谢,目光扫过院中——百年老槐的枝桠上挂着几串未收的红辣椒,廊下的青瓷缸里养着几尾锦鲤,水面上飘着片梧桐叶。与昨日的压抑不同,今日的苏宅多了几分烟火气,连空气里都浮动着甜丝丝的枣香。
“秦先生来啦!”苏清婉从正厅迎出来,穿了件月白色针织衫,发尾松松挽起,耳坠是两粒圆润的珍珠,“爷爷在东厢房等着,说要给您看样东西。”
秦墨随她穿过回廊,路过一间挂着“百草堂”匾额的偏厅。透过半开的窗,他看见里面摆着排深棕色的药柜,柜门上贴着褪色的标签——“人参”“鹿茸”“冬虫夏草”……最上层有个红漆木盒,盒盖上用金漆写着“济世医典”四个大字。
“那就是《济世医典》?”秦墨问。
苏清婉点头:“爷爷说,这是他二十岁那年在万宝阁当学徒时,老掌柜亲手交给他的。这些年他一直锁在柜子里,昨日翻出来,说与您有缘。”
东厢房的门虚掩着,秦墨推开门,首先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苏济世靠在床头,膝头盖着条驼色绒毯,手里捧着个青瓷茶盏。见秦墨进来,他放下茶盏,指了指桌上的红漆木盒:“秦医生,这就是《济世医典》。”
木盒打开时,秦墨听见自己心跳漏了一拍。
泛黄的书页上,字迹是蝇头小楷,笔画间却透着股苍劲的力道。第一页写着:“医道通仙,非独疗疾,亦能渡魂。”第二页是幅经络图,与《青帝长生经》中的“任督二脉图”如出一辙,却在丹田处多标注了个红圈,旁注:“青帝血脉,至阳之根。”
“这……”秦墨指尖轻颤,“与我修炼的《青帝长生经》……”
“是同源。”苏济世的声音沙哑,“当年我在万宝阁当学徒,老掌柜说,这医典是从‘上古医仙’墓里盗出的。医仙姓秦,名青阳,与你同姓。”
秦墨瞳孔微缩。他想起《青帝长生经》开篇的偈语:“青阳照世,长生不老。”原来,这医典竟与自己的传承有关!
“爷爷,您昨日说的‘引阳针法’……”苏清婉翻到书页后半部分,“这里记载着,需以‘至阳之体’为引,引动天地阳和之气,方能驱散寒髓。”
苏济世点头:“我年轻时试过,可那时我阳气不足,针刚扎进穴位,真气就散了。”他看向秦墨,“但秦医生不同——你修炼《青帝长生经》,体内有‘生灵之焱’,是至阳之火。昨日给王阿婆施针时,我就看见你指尖有青焰流转。”
秦墨想起施针时的感觉——当他将长生真气注入银针,指尖确实泛起过一丝灼热,像握着块烧红的炭。他原以为那是真气失控,没想到竟是“至阳之体”的征兆。
“秦医生,您愿意试试吗?”苏清婉递来一根银针,“这根针是我用‘暖玉’打磨的,能温养真气。”
秦墨接过针,指尖触到玉质的温润。他将《济世医典》摊在膝头,对照着经络图,找到“命门穴”——那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也是寒髓最易侵蚀的地方。
“苏老先生,我要施针了。”秦墨深吸一口气,“可能会有些疼,您忍着点。”
苏济世点头,解开上衣,露出腰间的命门穴。秦墨取过酒精棉消毒,银针在指尖旋转数圈,待真气凝聚到巅峰,猛地刺入穴位!
“唔!”苏济世闷哼一声,额角渗出细汗。
秦墨能感觉到,银针刚刺入时,穴位处一片冰凉,像扎进块寒冰。他立刻运转《青帝长生经》,将长生真气顺着银针注入——真气所过之处,冰寒之气如遇烈火,发出“滋滋”的轻响,渐渐消散。
“有效果了!”苏清婉惊喜道,“爷爷的脸色……”
秦墨抬头,只见苏济世的脸色从青灰转为苍白,又慢慢泛起血色。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真气正在与苏济世体内的寒邪对抗,像两股激流在经脉中碰撞。
“再深三分。”秦墨咬着牙,将银针又推进半寸。真气如潮水般涌出,苏济世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喉间溢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秦医生!”苏清婉急得要上前。
“别动!”秦墨喝止她,“这是寒邪在往外排!”
话音未落,苏济世的额头突然冒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衣领。秦墨看见,有丝缕黑气从银针的针孔中渗出,在空气中凝成小团,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那是阴煞之气!
“成了!”秦墨心中一喜,正要收针,却见苏济世的心口处突然浮现出个青黑色的印记,形状像条盘踞的毒蛇!
“不好!”秦墨瞳孔骤缩,“这是‘阴寿蛊’!”
他想拔针,却见苏济世的手猛地抓住他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秦医生……别拔……这是……我欠的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道通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医道通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