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冰洞外的寒风裹着碎雪,掠过药田边缘的冰晶结界时,总会折出细碎的光。林砚之蹲在冰魄草田旁,指尖裹着一层淡青色的灵力,正小心翼翼地将一片被寒霜冻得发脆的草叶扶正——这株冰魄草昨夜被山风刮得歪了茎秆,若不及时调整,再过半日,茎秆便会彻底冻裂,前半年的养护就全白费了。
他的动作很慢,甚至比在药谷打理中阶灵草时更显专注。玄冰洞的寒气顺着指尖往经脉里钻,哪怕有灵力护体,指尖仍能感觉到刺骨的凉,可他毫不在意,目光只落在那片淡蓝色的草叶上——草叶上凝着的冰晶正在缓缓融化,顺着叶脉滑落到根部的冻土上,晕开一小片湿润的痕迹。
“这冰魄草性子倔,越冷越要往上长,可偏偏禁不起风刮。”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带着玄冰洞特有的清冽气息。
林砚之心里一动,没有立刻回头,只是将最后一片草叶扶稳,才缓缓站起身。青玄道人就站在他身后三步远的地方,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素色道袍沾着几点碎雪,手里握着一根用冰晶雕琢的拐杖,杖头缀着一颗小小的冰魄草籽,在寒风中泛着淡淡的蓝光。
“弟子林石,见过太上长老。”林砚之躬身行礼,目光落在青玄道人杖头的草籽上——那草籽比普通冰魄草籽更显莹润,显然是年份极久的老籽,寻常弟子连见都见不到。
青玄道人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目光却扫过整片药田:“你打理这三亩冰魄草,已有月余了吧?”
“回长老,整四十日。”林砚之答道,“第一日来此,您曾说冰魄草需‘顺寒而养,逆寒而长’,弟子记在心里,每日都会来观察它们的长势。”
“那你说说,何为‘顺寒而养,逆寒而长’?”青玄道人拄着拐杖,走到一株长势最旺的冰魄草前,指尖轻轻点了点草叶上的冰晶。
林砚之顺着他的动作望去,那株冰魄草的根部扎在冻土下三寸处,那里恰好是玄冰洞灵气最浓的地方,而茎秆却笔直地朝着寒风最烈的方向生长,草叶边缘虽有细小的冻痕,却透着股不屈的韧劲。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顺寒,是顺其本性——冰魄草喜寒,便不强行用灵力暖其根,反而借玄冰洞的寒气养其性;逆寒,是逆其困境——寒风虽烈,却能让其茎秆更坚韧,冰晶虽冷,却能让其药效更醇厚。就像人,顺境时养心性,逆境时长筋骨,皆是道。”
青玄道人眼中闪过一丝微光,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你倒不只是会打理灵草。今日找你,是有三个关于‘道’的问题想问你,若你能答得让我满意,或许……我能教你一些真正的‘自然之道’。”
林砚之心里一震——他知道,这是青玄道人的考验。此前太上长老虽认可他的灵草之术,却从未提及传授道法,今日这三个问题,实则是对他道心的试炼。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波澜,躬身道:“弟子愚钝,但若长老有问,弟子定当尽抒己见。”
青玄道人点了点头,转身走向药田旁的一块冰岩,坐在岩上,示意林砚之也坐下。寒风掠过冰岩,卷起两人的衣袍,却没让气氛变得肃穆,反而多了几分山野间的自在。
“第一个问题。”青玄道人的目光落在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上,声音轻得像风,“世人皆说‘道在天地间’,可天地广袤,山河万里,道到底在何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问的是“道的具象”——是问林砚之是否真的理解“自然之道”,还是只停留在打理灵草的表面功夫。
林砚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看了看自己掌心的灵力——那层淡青色的灵力里,还残留着冰魄草的寒气,以及晨露的湿润。他想起三个月前在药园,第一次用竹瓢给青心草浇晨露时,指尖触到的清凉;想起外门大比时,避开李青的短匕后,看到的夕阳落在灵草上的暖光;更想起前世在魔宗暗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躲在柴房里,看着窗外一株在雪地里挣扎生长的野草,那时他不懂什么是道,只知道要活下去。
“道不在山河万里,而在细微之间。”林砚之抬起头,目光落在青玄道人杖头的草籽上,“它在冰魄草每一片叶子的舒展里——需顺寒时,便敛着叶脉;需逆寒时,便挺着重茎;它在晨露每一次坠落的轨迹里——落在灵草上,便滋养其根;落在岩石上,便融于其隙,从不强求去处。”
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沉淀:“弟子曾见过多数人,为寻‘道’而踏遍山河,为求‘法’而厮杀不休,却忘了低头看看脚边的草,抬手摸摸身边的风。其实道很简单,就像这冰魄草,不盼着开花,不盼着结果,只在寒天里守着自己的根,顺着自己的性子生长,这便是它的道。人也一样,不执着于‘道在何处’,只守住当下的本心,做好手里的事,道自然就在身边了。”
青玄道人眼中的笑意更浓了,他轻轻点了点杖头的草籽:“你倒看得通透。世人多求‘大’,却忘了‘小’里藏着真意。就像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说的‘细微之道’,与这佛理倒有几分相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