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太玄山,晨雾带着几分凉意,药谷里的灵草却比往日更显生机。林砚之蹲在高阶灵草区的玄参田旁,指尖轻轻拂过一株刚冒新芽的玄参——这株玄参半个月前还根系发黑,叶片枯萎,是药谷里濒危的老株,连墨长老都觉得救不活,如今却在他的照料下,抽出了三瓣嫩黄的新芽。
“没想到这株百年玄参真的活了。”墨长老提着药锄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惊叹。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玄参的根系,只见原本发黑的根须已变得洁白,还隐约透着淡淡的灵气,“你用的是什么法子?我之前试过换土、施灵液,都没效果。”
林砚之手里还握着一小把混合了草木灰和腐熟麦麸的养料,轻声解释:“这株玄参是因为土壤板结导致根系缺氧,又受了点寒,所以枯萎。我先把周围的土换成了腐叶土和细沙混合的疏松土,每天清晨用温露浇水,傍晚再用晒干的艾草熏一熏根部,驱散寒气,慢慢就缓过来了。”
这些法子看似简单,却是他结合前世药谷经验和《百草经》里的批注琢磨出来的。玄参喜温忌寒,根系又娇嫩,普通的浇水施肥只会加重负担,唯有这种温和的调理,才能让它慢慢复苏。
墨长老点了点头,眼神里的赞赏更甚:“你对灵草的心思,比我当年还细。这株玄参是当年我刚入丹堂时种下的,若是真枯死了,我还挺可惜的。”他顿了顿,又道,“最近药谷的灵草长势都比往年好,中阶的紫花藤结的种子比去年多了三成,高阶的紫纹草药效也提升了不少,内门丹房那边已经来问过好几次了,想多领些灵草回去炼丹。”
林砚之笑了笑:“都是师父教得好,《百草经》里的批注很有用。”
“你不用谦虚。”墨长老拍了拍他的肩膀,“批注只是我的经验,能灵活运用,还能琢磨出新法子,靠的是你自己的慧根。”
两人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丹堂的弟子小林快步跑过来,神色有些激动:“墨长老,林师兄,外门的王长老来了,说有要事找您,还说……还说可能要惊动太上长老。”
“太上长老?”墨长老皱起眉头,“太上长老青玄道人已闭关三十年,从不插手宗门俗事,怎么会突然惊动他?”
林砚之心里也咯噔一下——青玄道人是太玄宗辈分最高的大能,传闻已至筑基后期巅峰,距离金丹期只有一步之遥,常年在太玄峰顶的玄冰洞闭关,整个太玄宗能让他出关的事,屈指可数。难道是自己之前的“魔功化道”还是引起了高层的怀疑?
他强压下心里的不安,跟着墨长老快步走向药谷入口。只见王长老正站在入口的石桥上,身边还跟着两个内门弟子,神色都很凝重。看到墨长老,王长老连忙迎上来:“墨师兄,出事了。”
“什么事能惊动太上长老?”墨长老问道。
“是药谷的灵气。”王长老指着药谷深处,语气带着惊叹,“最近药谷的灵气越来越澄澈,甚至影响到了周围的山峰,玄冰洞那边传来消息,说太上长老感知到这股纯净的灵气,觉得异常,可能要出关探查。”
林砚之心里一松——原来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是药谷的灵气变化。他打理灵草时,刻意用温和的方法调理土壤,避免用灵力强行催熟,灵草自然生长,释放的灵气也比往常更纯净,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一股微弱的灵气场,连闭关的青玄道人都感知到了。
“只是灵气变化,何必惊动太上长老?”墨长老有些不解。
“墨师兄有所不知。”王长老压低声音,“三年前魔宗入侵后,太玄山的灵气就一直有些驳杂,太上长老闭关,也是为了净化自身灵力,同时观察宗门灵气的变化。如今药谷突然出现这么纯净的灵气,他老人家觉得可能是有什么天材地宝出世,或者是有弟子领悟了‘自然之道’,所以想亲自看看。”
正说着,远处的太玄峰顶突然闪过一道淡淡的白光。那白光虽淡,却带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太玄山。药谷里的灵草仿佛感受到了什么,纷纷微微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是太上长老的神念!”王长老脸色一变,连忙躬身行礼,“青玄道人在上,弟子王远参见太上长老。”
墨长老也连忙躬身,林砚之跟着行礼,心里却暗自警惕——筑基后期巅峰的神念,足以看透他的经脉和丹田,甚至能察觉出灵力的细微异常。他下意识地运转隐匿符文,同时收敛心神,专注于脚下的灵草,让自己的心境保持平和,像一株自然生长的灵草,没有丝毫杂念。
一道温和却威严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仿佛来自天际:“墨尘,药谷的灵气,是你调理的?”
墨长老连忙回话:“回太上长老,不是弟子,是弟子的弟子林石,最近在打理药谷的灵草,用了些温和的法子,灵草长势好了些,灵气也跟着纯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