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则关于“辐射泄漏误报”的短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甚至没有激起多少涟漪。但在特定的角落里,它无疑触动了某些紧绷的神经。
技术队监测到生活区那个被控制的净化器再次发出加密信号后,整个联合行动组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所有的监控设备、人力布控都提升至最高灵敏度,如同张开的蛛网,等待着猎物的振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省城同步辐射光源实验中心及生活区周边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异常人员或车辆活动。网络空间里,“暗影旅店”的频道也再次归于沉寂,仿佛那短暂的活动只是错觉。
等待令人焦灼。倒计时只剩下六天。
难道被识破了?对手比想象中更加谨慎?
就在行动组开始怀疑“欺骗行动”是否有效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传来了动静。
负责监控省城所有物流快递信息的系统发出警报:一个从职工生活区寄往海外某地址(一个知名的免税港)的加急国际包裹,报关单上填写的是“精密仪器零件”,但发件人信息模糊,收件人是一个陌生的公司名,而该公司的注册信息几乎完全空白。
更重要的是,这个包裹的寄出时间,就在那则短讯发布后不到两小时!
包裹的体积不大,但重量异常,且通过X光安检时,内部结构显示复杂,有液体和精密电子元件共存的特征,与常规的仪器零件不符!
“拦截它!”专项组立刻下令。
海关方面以“报关信息不清需进一步核查”为由,暂扣了包裹。技术专家在绝对安全的隔离环境中打开了它。
里面根本不是什么仪器零件!而是一个设计精巧的、具有恒温保压功能的金属容器!容器内部,固定着三支幽蓝色的玻璃安瓿瓶,以及一个微型的、带有定时和无线触发功能的注射释放装置!
安瓿瓶里的物质经过快速检测,确认是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高浓度基因编辑病毒载体,其基因序列与之前截获的“钥匙”同源,但似乎经过了某种优化,稳定性更高!
这就是那个“样本”!或者说,是“样本”的一部分!
“收藏家”果然上钩了!他看到“辐射泄漏”的消息,担心“样本”暴露或失效,竟然下令提前将其转移送出!
这个金属容器,显然就是为了长途运输和最终激活设计的!
警方立刻秘密控制了寄出包裹的快递点,并调取了监控。发现前来寄件的是一个戴着口罩帽子的年轻人,行为举止正常,支付的是现金,无法追踪。
但通过对其体态和行动轨迹的追踪,结合生活区的排查记录,警方很快锁定了他的住处——生活区里一个合租公寓的房间。租房者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登记的职业是“自由程序员”,深居简出。
突击抓捕行动迅速展开。
当警察冲入房间时,那个年轻人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加密的通讯界面。他几乎没有反抗,只是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又夹杂着绝望的复杂表情。
审讯室里,这个名叫吴柯的年轻人很快交代了。他是一名技术高超但性格孤僻的黑客,一年前被“暗影旅店”以高额报酬招募,负责维护生活区这个隐藏的接收点,并看守这个“样本”。他的任务就是长期潜伏,直到收到指令,将“样本”通过特定渠道送出。
“辐射泄漏”的新闻让他接到了提前转移的指令。他按照预设方案,将“样本”打包寄出,没想到警方行动如此之快。
至于“样本”的具体用途、最终目的地是哪里、“收藏家”是谁,他一无所知。他只和“暗影旅店”的单线联系人通过加密网络联系。
虽然吴柯的落网和“样本”的截获是一次重大胜利,但沈锐和专项组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似乎太顺利了。
“暗影旅店”如此谨慎,会因为一则含糊的短讯就轻易下令转移如此重要的“样本”?甚至让一个潜伏的棋子暴露?
这更像是一种……断尾求生?或者丢车保帅?
他们是不是故意抛出这个“样本”,来测试警方的反应速度和拦截能力?或者是为了吸引警方的注意力,掩盖其真正的杀招?
那个还在滴答作响的倒计时,并没有停止!
吴柯并不知道倒计时的存在,他的任务只有看守和转移。
真正的行动核心,显然还在别处!
专项组和技术专家们立刻对截获的金属容器进行了最严格的分析。发现那个微型注射释放装置的功能极其复杂,它不仅能定时触发,还能接收远程无线信号触发,甚至能感应特定的物理环境参数(如压力、温度、辐射强度)变化而自动激活!
它是一个多触发条件的精密炸弹!
如果这个装置被成功运送出去,并在目的地被激活,后果不堪设想。
但它的存在,也反过来提示了“样本”的使用方式——很可能需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才能被“激活”生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