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钱的时候,晓燕心疼得不行,这几乎是她半个月的收入了。但看着镜子里焕然一新的自己,她又觉得确实该有件像样的“出门衣服”。
从百货大楼出来,于丽娟又神秘兮兮地拉着晓燕穿过几条街,来到一个热闹的露天市场。这里卖的都是各种“新潮”玩意儿:电子表、变色镜、录音带、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
“这里才是好东西!”于丽娟压低声音,“好多‘港货’、‘外转内’(出口转内销)的!便宜又时髦!”
她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拿起一条裤腿大得像扫帚的“真正”的喇叭裤:“怎么样?敢不敢试试?”
晓燕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晓燕姐?真是你啊!”
晓燕回头,竟然看到了那个“海归”表弟孙小军!他今天没穿文化衫,换了件花格子衬衫,头发抹得油亮,正和一个穿着同样花哨的年轻人蹲在路边,面前摆着个纸箱,里面装着几台小的收音机。
“小军?你在这干嘛?”晓燕惊讶地问。
“做生意啊!”孙小军站起来,得意地拍了拍纸箱,“倒腾点小电器!比快餐实在!这位是?”他看向晓燕身边的于丽娟,眼睛一亮。
于丽娟也打量着孙小军,眼神里带着评估货物的精明。
两人竟然就这么攀谈起来,交流着“进货渠道”、“差价利润”之类晓燕听不懂的话题,仿佛相见恨晚。
晓燕无奈地站在一边,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她下意识地回头去找陈默。
陈默停好车后就跟了过来,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此刻正站在一个卖旧书刊的摊位前,随手翻着一本《无线电》杂志。他似乎对这边的“商业交流”毫无兴趣,但晓燕看过去时,他立刻抬起头,目光相遇,他微微颔首,示意他在。
那一刻,周遭的喧嚣、于丽娟和孙小军关于“倒爷”心得的热烈讨论,仿佛都褪去了颜色。晓燕的心忽然就安定了下来。
她礼貌地打断了于丽娟和孙小军的对话:“于经理,小军,你们聊,我先过去了。”
于丽娟这才想起正事,又跟孙小军交换了个“以后再聊”的眼神,才意犹未尽地带着晓燕离开。
回去的路上,于丽娟还在兴奋地说着孙小军提到的“广东那边的最新行情”,而晓燕抱着那套新衣服,心里想的却是陈默站在旧书摊前那沉稳的身影。
省城很大,很繁华,充满了诱惑和机遇,但也容易让人迷失。晓燕庆幸,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道沉默而可靠的目光,在身后守护着她,让她能安心地去看世界,而不必担心找不到回家的路。
新的环境,新的人物(孙小军再次出现并转型),新的见识,都让晓燕的眼界更加开阔。她对接下来的交流会,少了几分恐惧,多了几分期待。她准备分享的,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林记”最真实的点点滴滴,包括那些失败、那些帮助、那些温暖,以及那份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的初心。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省城等待她的,除了交流大会,或许还有更多的意想不到……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