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之行的重头戏——“全省城乡个体劳动者先进经验交流大会”——终于在省总工会礼堂隆重开幕。
那场面,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咳咳,稍微夸张了点)。礼堂里热气腾腾,不是暖气烧得太足,而是几百号从全省各地涌来的“弄潮儿”们散发的蓬勃热气。空气里混合着樟脑丸(来自压箱底的新衣服)、烟卷儿、和一种名叫“希望”的亢奋味道。
于丽娟同志一进场,就像一颗滴溜溜的算盘珠掉进了百货大楼——彻底活了!她那双眼睛,雷达似的扫射全场,精准定位每一个看起来“有点斤两”的代表。她今天可是下了血本,那件大红色呢子外套,垫肩垫得能扛起两袋面粉,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活像一面移动的光荣榜,上书四个大字:我!有!实!力!
相比之下,咱们的林晓燕同志,穿着那身新买的、板正得有点硌人的“的卡”蓝外套和黑裤子,坐得笔直,像棵刚移栽的小松树,紧张得手心冒汗,恨不得把发言稿攥出水来。她左边是意气风发的于经理,右边呢?
右边坐着一位尊大神——陈默同志。他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工装,双臂抱胸,靠在椅背上,眼神平静地看着主席台。他那气场,愣是在这片喧闹的海洋里,隔出了一小块“闲人免近”的绝对领域。晓燕偷偷瞄他一眼,心里就莫名安定几分,好像他不是来开会的,是专程来给她当“定海神针”兼“保镖”的。
“晓燕你看!”于丽娟用手肘捅她,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兴奋,“前排那个,秃顶那个,看见没?听说包了三个县的化肥袋供应!厉害吧?那边那个大姐,对,烫着菜花头那个,是市里第一个开私人照相馆的!啧啧,这得赚多少……”
晓燕听得眼花缭乱,只觉得满会场都是“万元户”在闪闪发光,自己这小点心铺子,简直渺小得像芝麻粒。
大会在激昂的进行曲中开始。领导讲话,政策解读……内容很重要,但漫长的会议时间对起早贪黑的个体户们来说,不啻于一种甜蜜的煎熬。晓燕强打精神记笔记,于丽娟已经开始小鸡啄米,只有陈默,依旧坐得稳如泰山,甚至还能精准地在领导讲话停顿时,跟着众人一起鼓掌,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终于,到了代表发言环节!晓燕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前面的代表们个个声如洪钟,气吞山河。有号称“轮胎大王”的,讲述如何走遍千山万水收旧轮胎;有“纽扣西施”分享怎样用一颗颗纽扣扣出幸福生活……个个故事精彩,斗志昂扬。
眼看就要轮到自己,晓燕只觉得腿肚子有点转筋。她下意识地又想去摸那份被修改了无数次的发言稿。
就在这时,旁边的陈默忽然极其自然地侧过身,仿佛只是调整一下坐姿,手肘“不小心”轻轻碰了她一下。
晓燕一愣,抬头看他。
陈默目光仍看着前方,嘴唇几不可查地动了动,声音低得只有她能听见:“怕什么。台下坐着的,多半还没你赚得多。”
“……”晓燕眨巴眨巴眼。
噗嗤一下,那点紧张感,愣是被他这句“大实话”给戳漏了气儿!
是啊!她林晓燕,白手起家,从躲市管跑到现在稳定经营,产品供不应求,左邻右舍夸赞,甚至还给联防队供过点心!她凭的是真本事、真辛苦!有什么好虚的!
主持人念出了她的名字:“下面有请,清河县‘林记’传统点心铺的代表,林晓燕同志!”
晓燕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步伐坚定地走向发言席。于丽娟瞬间清醒,瞪大了眼睛;陈默的目光,则像有了实质,稳稳地护送着她。
站定,调整了一下老式麦克风的高度,晓燕开口了。她的声音清亮,带着点儿姑娘家的腼腆,但足够清晰: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叫林晓燕,来自清河县。我……我没啥大本事,就是会做点吃的。”
开场白朴实得让台下有些人笑了,是善意的笑。
她接着讲,讲自己高考落榜后的迷茫,讲继母的冷眼,讲为了不嫁人换彩礼,如何偷偷摸摸开始第一次摆摊。她讲躲市管时的狼狈,讲第一次收到毛票时的激动,讲崔奶奶第一个买她的点心,讲秀芬姐、王大妈、娟子这些邻居如何帮她,讲陈默……呃,讲一位热心同志如何在她最困难时给了她帮助。
她没有喊口号,没有画大饼,就是唠家常一样,把那些苦的、甜的、糗的、暖的点点滴滴摊开来给大家看。讲到为了试验新配方浪费粮食心疼得掉眼泪,台下的大妈们跟着叹气;讲到用好吃的点心“收服”了家属院最难搞的小孩,大家又会心一笑。
“咱个体户是干啥的?说白了,就是靠手艺、靠良心、靠汗水吃饭。政策好了,咱的锅灶才能烧得旺,但锅里炒什么菜,放多少油盐,得咱自己掂量,不能糊弄。你糊弄顾客,顾客转头就走,老天爷都不帮你。”
她举起手,展示那些因为长期和面、烤制而略显粗糙的手指:“这就是我的本钱。我娘留下的食谱是我的底气,街坊邻居的帮衬是我的运气,政策放宽是我的福气。我就想着,把这点心做得更好吃、更干净,让买的人吃得开心、放心。日子嘛,就像和面,你得使劲揉,耐着性子的等它发,最后蒸出来,才能是又白又胖的好馒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