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关上山谷的木门,永祥背着鼓鼓囊囊的布包跑过来,粗布衣角沾着泥点,“哥,干粮都装好了,还有你要的草药,我按你说的分了三包。”
两人顺着蜿蜒的山道往下走,晨光穿过松枝的缝隙,影子斑驳。
永祥走得急,脚下被石子一绊,险些摔个趔趄。
永安及时扶住他,指了指前方雾气未散的山谷,“慢些走,这山路到了晌午会更滑。”
永祥吐了吐舌头,攥紧了腰间的柴刀——那是永安去年给他打的,刀把被磨得光滑发亮。
日头爬到头顶时,两人终于望见了山仔村的炊烟。
可走近了才发现,那炊烟竟只是几缕稀薄的青烟,从村口的两间茅草屋里飘出来。永安放慢脚步,指尖悄悄按在腰间的短刀上
往日里,这时候的村口该有妇人在捶衣,孩童在晒谷场上追闹,可如今放眼望去,只有几只麻雀在空荡的晒谷场啄食草籽。
“哥,怎么没人啊?”永祥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拉了拉永安的衣角,目光扫过一户人家虚掩的木门。
永安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屋里的土炕空荡荡的,灶台上摆着一只豁了口的陶碗,碗底还沾着些干硬的米粥。
他伸手摸了摸灶台,早已没了温度,显然这家人离开有些时日了。
两人在村子里转了大半圈,只在村尾见到一只蜷缩的老狗。
那狗见了生人,只是有气无力地叫了两声,便耷拉下耳朵。
永祥从布包里掏出一块干粮,蹲下身递过去,老狗闻了闻,慢慢啃了起来。“看来是真没人了。”
永安皱着眉,心里隐隐不安——山仔村向来安稳,就算是遭了灾,也不该走得这么干净。
天快黑时,永安生了堆火,火光映着他紧绷的侧脸。
永祥啃着干粮,忽然想起什么,“哥,你说会不会是他们搬到镇上去了?”
永安抬了抬头,火光在他眼底跳动。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明天一早我们去镇上看看。
今晚你警醒些,把柴刀放在手边。”永祥应了一声,可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窗外的风刮过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有人在低声啜泣。
第二天天还没亮,两人就借着月色上路了。
山林里静得出奇,连虫鸣鸟叫都听不到,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在林间回响。永祥紧紧跟在永安身后,手心攥得全是汗。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天边泛起鱼肚白,远处终于出现了镇子的轮廓。
可越走近,两人的心就越沉——往日里热闹的镇口,如今只剩下几面歪斜的幌子,在风里孤零零地晃着。
进了镇,更是一片萧条。
街边的店铺十有八九都关着门,门板上积了厚厚的灰尘,有些甚至被人砸出了窟窿。
偶尔能见到一两个行人,也都是行色匆匆,低着头快步走过,连眼皮都不肯抬一下
永安拦住一个挑着担子的中年汉子,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问镇上怎么这么冷清?之前住在山仔村的人,您知道他们去了哪儿吗?”
那汉子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
他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又突然摇了摇头,挑起担子快步走了,只留下一句模糊的“不知道”。
永安和永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
两人又在镇上转了一圈,终于在一家开着门的茶馆里见到了人。
茶馆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坐在角落里,手里端着一碗凉茶,一口一口慢慢喝着。
永安走上前,轻轻敲了敲桌子,“大爷,我们是从山里来的,想向您打听点事。”
老大爷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他看了看永安,又看了看永祥,叹了口气,“坐吧,看你们的样子,也不是坏人。”
两人坐下后,永祥赶紧从布包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糕点,递了过去,“大爷,您尝尝,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老大爷接过糕点,却没有吃,只是放在桌上。
他端起凉茶喝了一口,声音沙哑地开口:“你们是来找人的吧?别找了,这镇上的人,能走的都走了。”
“为什么啊?”永祥忍不住问道,“难道是遭了灾?”
老大爷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比遭灾还惨啊!都是因为朝廷昏庸,三皇子宁王为了抢皇位,在他的属地到处征兵,别说青壮年了,就连十岁的孩童都不放过。
去年冬天,我亲眼看见兵丁把李家的小娃子从家里拖走,那娃子才刚满十岁,连刀都握不住啊!”
说到这儿,老大爷的声音开始发颤,他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还有妇女,也得去服徭役,要么去修城墙,要么去给军队做饭,累死累活的,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隔壁王家儿媳妇,就是去年冬天去服徭役,再也没回来……”
永安的心猛地一沉,他追问道:“那朝廷……皇上呢?就不管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