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家居光靓丽的办公区,阿敏的指甲在键盘上悬了三毫米,屏幕上 “已读未回” 的红色气泡像枚生锈的图钉,死死钉在聊天窗口右上角。她盯着客户发来的第 17 条消息,喉结在圆领衫里动了动 —— 对方问上周发的样品是不是用了回收板材,可她明明记得仓库出库单上标着 E0 级环保板。
“可能是光线问题?” 她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指尖在 “是” 与 “否” 之间来回游移。桌角的仙人球被空调风吹得歪向一边,刺上还挂着去年年会抽奖得的塑料彩带,像个落魄的加冕者。
车间的电锯声透过双层玻璃渗进来,带着松木被撕裂的腥气。阿敏突然想起昨天奥奥在茶水间说的话,说新来的培训老师讲到 “客户异议处理三原则” 时,她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
“简直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奥奥当时正用力搅拌着杯里的速溶咖啡,褐色的泡沫溅到米白色工装上,“我早知道该写下来投稿给行业报,说不定现在都成专栏作家了。”
阿敏当时正咬着吸管吸冰红茶,听这话突然觉得喉咙被冰块堵住了。她模模糊糊记得,自己好像也有过类似的念头,大概是三个月前处理那笔退货纠纷时,客户说家具味道太大,她当时蹲在仓库角落给售后经理发消息,想说 “也许可以先检测再解释”,但最终只发了句 “对方坚持要退”。
现在被奥奥一激,那些零碎的想法突然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在脑子里到处乱撞。她甚至觉得老师讲的 “先共情再解决”,跟自己当时没说出口的后半句 “要不先道歉试试” 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对吧对吧?” 奥奥见她发愣,凑过来拍了拍她的胳膊,“我就说咱们这种一线摸爬滚打的,最懂实战了,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理论家哪比得上?”
阿敏被她晃得差点把冰红茶洒在键盘上,忙不迭点头。直到奥奥转身去打印机那边取培训资料,她才慢慢低下头,盯着自己工装袖口磨起的毛边发呆。其实她根本记不清自己当时到底想了些什么,只知道有无数个模糊的碎片在脑子里飘来飘去,像没系线的风筝,风一吹就散了。
这种模糊感像车间里的粉尘,无孔不入。就像她总觉得三楼技术部的老王是个势利眼,因为上次去领物料时,对方头也没抬就说 “库存不够”,可后来才听仓库管理员说,那天上午刚发完一批急单。还有前台的莉莉,她一直觉得那姑娘对自己有意见,因为每次打招呼都笑得很勉强,直到上周在洗手间听见莉莉打电话,才知道她妈住院了,每天晚上都在医院陪护。
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部门主管张姐。
“你说张姐是不是脑子拎不清?” 午休时,阿敏把餐盘往奥奥面前一推,筷子戳着碗里的青菜,“昨天那个报价单,我跟她讲了三遍怎么算折扣,她才勉强弄明白。就这水平,真不知道怎么混上主管的。”
奥奥正费力地用叉子叉起一块排骨,闻言噗嗤笑了:“你小声点,上次财务室的王姐跟我说,张姐可是老板的老部下,当年跟着老板从城中村小作坊做起来的。”
“老部下怎么了?” 阿敏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声音反而拔高了些,“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论资排辈?就她那效率,换我早被开了。”
她越说越觉得有道理,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咚咚响:“上次那个大客户,明明人家要的是现代简约风,她非推荐新中式系列,差点黄了这笔单子。要不是我偷偷给客户发了几套备选方案,咱们这个季度的奖金都得打水漂。”
奥奥没接话,只是埋头啃着排骨。食堂的抽油烟机嗡嗡作响,把隔壁桌的谈笑声切割成断断续续的碎片。阿敏看着奥奥油乎乎的嘴角,突然觉得自己说得太对了,张姐那种人,就是靠着资历混日子,真要论业务能力,恐怕连自己都比不上。
这种念头像藤蔓一样在心里疯长,直到那天下午接待完那位姓赵的客户,才被连根拔起。
赵总是公司合作了五年的老客户,专做高端民宿家具采购。那天他来厂里考察新生产线,阿敏负责陪同讲解。走到打磨车间时,赵总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台德国进口的砂光机问:“张主管今天没来?”
“张姐在办公室处理报表呢。” 阿敏一边说着,一边心里嘀咕,这人怎么突然问起张姐了。
赵总点点头,伸手摸了摸机器外壳:“去年那批白蜡木家具,就是她坚持要换这种进口砂光机,说能减少 30% 的木材损耗。当时我还觉得她小题大做,现在看来,确实比之前的工艺精细多了。”
阿敏愣在原地,手里的讲解词手册差点掉在地上。她从来不知道这事,只记得去年张姐为了申请采购新设备,跟财务吵了好几架,当时她还在心里笑话张姐死脑筋,觉得能用国产的凑合用就行。
“小张这个人,看着慢悠悠的,其实心里门儿清。” 赵总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去年她跟我提涨三个点的报价,我当时还想压价,结果她把近三年的原材料涨幅报表、人工成本清单全摆出来,条条是道,最后我不仅没压价,还主动加了两个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居厂那些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家居厂那些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