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沙坪公园侧门的新建小楼上。
肖镇和文强从重型机车后面解下绳子,两兄弟抬着一台电热开水器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妈,肖镇和文强来了!”刘淑芬眼尖,第一个发现他们,快步迎了出来。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毛衣,气色比昨天好了许多。
刘母刘彩霞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身来,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哎呀,小镇和小强,快请进快请进!这么客气做什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她接过礼物,拉着两人的手仔细端详,眼里满是感激:“淑芬昨天回来都跟我说了,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阿姨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文强礼貌地回道。
肖镇注意到刘彩霞手上还沾着些许面粉,笑着说:“阿姨您还在忙呢?需要帮忙吗?”
“不用不用,菜都快好了!”刘彩霞连连摆手,引着他们往客厅走,“正好,刚才我们还在说起养殖场的事呢。”
客厅里坐满了亲戚邻居,见他们进来,都投来善意的目光。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笑着问:“彩霞,这就是你家淑芬的同学?听说是他们昨天制服了那几个流氓?”
“是啊李叔,就是这两个孩子!”刘彩霞语气里带着自豪,转头对肖镇和文强介绍,“这是村里的李大爷,现在在我们养殖场帮忙。”
李大爷竖起大拇指:“好小子!有胆识!现在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正说着,刘彩霞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抱歉地笑笑,接起电话:“喂,张技术员啊……对,新到的这批种兔一定要做好防疫……饲料配方就按上周定的来……”
趁她接电话的间隙,刘淑芬小声对肖镇和文强解释:“是我妈养殖场的技术员。现在青木关那边三个村都在搞规模化养殖,可忙了。”
肖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阿姨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这时,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笑着插话:“何止是越做越大!彩霞姐现在可是咱们这一带的致富带头人!”
刘彩霞刚好挂了电话,闻言笑着介绍:“这是王会计,现在在禽肉交易市场那边帮忙。小王,你给他们年轻人说说现在的规模。”
王会计推了推眼镜,如数家珍:“现在光是养兔这一块,三个村加起来存栏量就有八万多只。鸡的规模更大,差不多二十万只。文总前几天还来考察,说要再扩大交易市场规模呢!”
“文总?是我大舅文云仁吗?”肖镇问道。
“对对对!”刘彩霞接过话头,眼睛发亮,“你大舅真是有眼光!他说要在现在市场旁边再征一百亩地,建一个渝西片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不光做禽肉,猪牛羊肉、水产都要做。”
她说着揩了揩手,从一个文件袋里翻出几张设计图给肖镇看:“你看,这是规划图。这边是活禽交易区,这边是冷链区,这边还要建一个大型的屠宰加工中心。”
肖镇仔细看着设计图,不时点头:“这个布局很合理,冷链区放在中间,可以减少运输损耗。大舅这个规划很有前瞻性。”
刘彩霞惊喜地看着肖镇:“哎呀,你也懂这个?你大舅也是这么说的!他还说以后要引进统一的微机系统,到时候每天交易的数据就可以随时查看了!”
正聊得热闹,李糖和叶娇也到了。一进门,叶娇就好奇地问:“你们在聊什么这么热闹呀?”
刘彩霞笑着招呼她们:“在说养殖场和交易市场的事呢。来来来,都别站着,坐下说话。”
李糖吸了吸鼻子,眼睛一亮:“好香啊!阿姨,这是您在磁器口卖的刘母手撕兔吗?”
“你这丫头鼻子真灵!”刘彩霞得意地笑了,“今天特意做了两大盘,一会儿你们多吃点。现在食品厂每天要处理五百多只兔子,还是供不应求呢!”
“这么多?”文强惊讶地问。
“这还算少的!”刘彩霞说着,从厨房端出一盘刚做好的手撕兔,“现在光是养兔这一项,参与的几个村,户均年收入能增加两千多块呢!”
在场的一位大婶接过话头:“可不是嘛!以前我们养几只鸡鸭,也就换点油盐钱。现在跟着彩霞搞养殖,我家去年光养兔就挣了八千多!”
这时,刘淑芬外公端着茶水过来,笑着对肖镇和文强说:“听说你们昨天用的电棍很厉害?能不能给爷爷看看?”
肖镇和文强相视一笑,从背包里取出电棍。文强解释道:“这是防身用的,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主要是让坏人暂时失去行动能力。”
肖镇补充道:“我们平时都随身带着,以防万一。”
刘老爷子仔细端详着电棍,连连点头:“这个好,这个好!淑芬经常一个人在家,我正愁她的安全问题呢。”
“外公!”刘淑芬嗔怪地看了父亲一眼,脸上泛起红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