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镇九周岁生日过后,仿佛一夜之间又长大了不少,变得格外“乖巧懂事”。
每个周末回到白马凼152师师部家属院,他不再只是和雷东宝他们疯玩,而是多了一项新“任务”——下厨。
第一个周末,当肖正堂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军部开会回来,推开家门,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的暖流扑面而来。
餐桌上,竟然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回锅肉油亮诱人,麻婆豆腐麻辣鲜香,清炒时蔬翠绿欲滴,甚至还有一碗撒了葱花的番茄鸡蛋汤。肖正堂愣在门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爸爸,回来了?洗手吃饭吧!”系着明显过大的围裙的肖镇,从厨房探出小脑袋,脸上还沾着一点面粉。
那一顿饭,肖正堂吃得格外香甜,不仅仅是味道好,更是心里那种难以言喻的满足和激动——他的好大儿,不仅能文能武,还能下厨房!
接下来的几天,肖师长逢人便“不经意”地提起:“哎,我家那小子,非要自己做饭,味道嘛……还凑合,哈哈!”那眉梢眼角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老搭档政委刘培基起初还不信,觉得是肖正堂在吹牛。
第二个周末,他拉着妻子游莉,以“探望老战友”为名,实则抱着“戳穿真相”的心态,掐着饭点来到了肖正堂家。
结果,肖镇用一桌地道的川粤合璧宴,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川菜的豪放火爆,粤菜的清鲜精致,在这个九岁孩子的手中竟然完美呈现。
白灼基围虾、豉汁蒸排骨、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刘培基吃得满头大汗,连连竖起大拇指:“服了!老肖,我彻底服了!你家这小子,真是……真是个小妖怪!”游莉也赞叹不已,直夸肖镇厉害。
自此以后,肖师长家的周末晚餐,就成了师部几位核心领导心照不宣的“福利”。
刘培基夫妇是常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人,也总会找到各种“汇报工作”、“讨论训练”的理由,在晚饭时分“恰好”路过,然后被肖正堂“勉为其难”地留下吃饭。
大家也知道分寸,不会空手来,有时带条鱼,有时提块肉,算是打平伙。
饭桌上,气氛融洽,谈笑风生,小小的家属院时常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默契地知道,师长家的“大文董”富可敌国,自然不会计较这点伙食,但这其乐融融的战友情,却是金钱买不来的。
然而,这种温馨的周末聚餐,在1987年10月10号之后的那个周末,戛然而止。
刘培基和游莉照例兴致勃勃地前来,却发现厨房冷锅冷灶,家里只有肖正堂一人在看文件。
“老肖,镇娃儿呢?今天又给我们露什么新手艺?”刘培基搓着手,满是期待。
肖正堂抬头,一脸茫然:“我也刚回来,没看见那小子啊,可能跟东宝他们玩去了吧?”
结果,三个大人从傍晚六点等到八点,肚子饿得咕咕叫,也没见肖镇回来。
最终,肖师长只好亲自下厨,煮了一锅清汤挂面,三人就着咸菜,狼吞虎咽地填饱了肚子。
放下碗,肖正堂才猛地一拍大腿,彻底反应过来:“不对啊!我镇娃儿呢?我娃儿去哪里了?!” 他这才急忙给沙杨路的内侄儿文强打电话。
电话那头,文强的声音带着点无奈:“小姑父,小镇他……他10月8号就被小姑妈派来的私人飞机接到香港去了啊!走之前跟我说了,好像是《诛仙》那本书要出版,还有……嗯……反正就是小姑妈公司那边有事找他。”
文强记得肖镇的嘱咐,关于金融操作的事情,对谁都不能提。
“哦,出版新书啊,没事没事,这小子,去香港也不跟他老子说一声!”肖正堂松了口气,笑着对刘培基夫妇解释,“又写了本叫《诛仙》的小说要出版,他妈叫他去香港定稿去了,估计过几天就回来了。”
刘培基和游莉虽然对这顿意料之外的清汤挂面有些失落,但也为肖镇感到高兴。
然而,肖正堂、刘培基他们注定下一个周末,乃至下下个周末,都会“轮空”了。
因为此刻的肖镇,根本不在什么出版社,也不在什么书房。
他正身处香港中环,海港城顶层,那间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环球国际金融集团”核心指挥室内。
这里的气氛,与师部大院的温馨闲适截然不同。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无数条代表全球各大股市、汇市、期货市场的曲线正疯狂跳动,红色的数字不断闪烁,发出令人心悸的警报声。
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交易员急促的指令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极度紧张和亢奋的气息。
198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风暴眼正在形成,而肖镇,这个穿着定制小西装,神情却冷静得可怕的九岁男孩,正坐在指挥席上。
他面前是数块分屏,实时显示着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的市场数据。
蒋启文和宇田结弦分坐两侧,神情肃穆,等待着最终的指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