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堂在西南边境立下的功勋,其影响之深远,战术之新颖,在军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其效果颇有些像后世《亮剑》中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其技术含量和作战理念,却远超那个时代。
后续的清扫、巩固任务,其实早在他前沿指挥部的沙盘推演中预演了无数遍,真正的突破在于那“第一次天地协同立体打击”的实战检验,其展现出的效率和威力,让许多习惯了传统作战模式的人感到既震撼又“看不懂”。
相比于大洋彼岸美国正在探索、主要依托陆军航空兵进行快速机动的“快反”模式,肖正堂依托无人机为先导,结合电子干扰、精准炮火和高度合成化的地面突击集群的打法,在首轮打击的毁灭性、自身伤亡的极低控制以及后续战术的灵活性上,似乎更胜一筹。
直到此刻,对手仍处于懵懂状态,不知是被何种“天罚”瞬间点中了命门,整条战线乃至国家战争潜力竟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对于外界的猜测和打探,国内的回应永远只有外交辞令般的“依托先进雷达系统进行精确扫描定位”,真正的战法核心,被列为最高机密。
小镇娃的“正当”逃课与文家湾的悠闲夏日
六月底,肖镇轻松结束了初二年级的期末考试。
按照南开中学的传统,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暑假需要补课一个月。
然而,“大聪明”肖镇早已为自己规划好了完美的“逃课”理由。
他找到班主任胡文财老师,表情“诚恳”地递上一份三联书店的公函(自然是提前让毕编辑准备好的),说道:“胡老师,我的新小说《红色》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编辑部要求我必须尽快前往上海进行最后的校稿工作,时间紧迫……”
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事实上,早在五月三十日,尽职尽责的毕编辑就已经收到了这部厚达一百三十二万字的《红色》完整书稿。
这部被肖镇戏称为“工业发展史诗与新中国谍战故事缝合怪”的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扎实的细节和环环相扣的情节,再次征服了三联的编辑团队,其驾驭复杂题材的能力让人惊叹“毫不违和”。
到七月初,出版流程已基本走完,决定首印六百万套,因字数庞大,将分为五册发行。
在普遍以几十万字为长篇主流的八十年代,肖镇这种“百万字起步”的创作体量和速度(尤其是他用键盘写作远超手写速度),本身就是一个文坛异数。
七月中旬以前,摆脱了补课束缚的肖镇,和刚刚结束中考、一身轻松的文强,回到了文家湾老家,过上了优哉游哉的夏日生活。
空调房里,兄弟俩一个抱着半个冰镇西瓜大快朵颐,一个则再次化身“触手怪”,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如飞。
肖镇开始了他的新作——《诛仙》。当然,此《诛仙》非彼《诛仙》,他只是借用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名字,内核故事则完全是他自己的创作,以其更高的文学素养和架构能力,构建一个全新的仙侠世界。
他计划在暑假完成百万字初稿,然后扔给环球电视台,作为测试其最新数字建模与渲染技术的“试验田”,进行慢工出细活的精良制作。
这本小说采用了双主角模式,着重刻画男主与大女主之间交织着命运与情感的史诗旅程。
他甚至连演员都大致想好了:产后复出的大表嫂关佳慧,将出演剧中重要女性角色陆垚;而男主角,他属意于去年签约环球经纪公司、目前还是香港美视学院表演系大三学生、尚未改名“德华”的刘福荣。
这个连考两届才踏入科班、勤奋且有天赋的年轻人,在肖镇看来,是块值得雕琢的璞玉。
文强也没闲着,他买来了高一的课本,提前预习。
遇到难题,旁边就坐着个“人形自走答疑库”肖镇,学习效率奇高。
二表姐文芳的“社会实践”
与此同时,他们的二表姐文芳,正经历着一个“深刻”的暑假。
年初,怀揣编剧梦想的导演系大二学生文芳,拿着自己精心创作的剧本回重庆,想找小文董(文明)投资五百万拍摄一部小成本校园电影。
结果剧本被肖镇毫不留情地否决了,直言她生活阅历不足,作品流于表面。
这个暑假,在二舅文云义的“安排”下,文芳被召回了内地,面临三个“社会实践”选择:去云义陶瓷厂打工、去大伯文云仁的沙场当财务、或者去外婆张艳梅的纸包鱼店当服务员。文
芳最初选择了看似最“轻松”的沙场财务,以为只是坐在办公室算算账。
头两天,她还在有空调的临时办公室里修着指甲,听着磁带,觉得日子尚可。
然而好景不长,第三天,沙场有工人请假,人手不足,文芳被迫“下放”到一线,顶着烈日干了三天装卸沙子的重体力活。
几天下来,她感觉“整个人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白皙的皮肤也晒黑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