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这是不是太......
就这么定!总编斩钉截铁,我昨晚一夜没睡,把这本书读完了。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学的一间办公室里,历史系的几位教授正在激烈争论。
这本书里对赤壁之战位置的考证,完全推翻了传统说法!一个年轻副教授激动地说。
可是他的论据很充分,另一位老教授推推眼镜,你看他引用的《水经注》这段,确实被我们长期忽略了......
在作家协会的茶话会上,《扬子江》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听说作者才二十多岁?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作家问。
知情人神秘地摇头:具体情况不能说,但比你们想的还要年轻。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茶杯举到一半停在半空,有人刚点着的烟忘了吸。
………………
寒假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早晨,肖镇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份刚刚完成的《红色》写作大纲。窗外,邻居家晾晒的床单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文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刚取回来的信件:镇娃儿,上海又来信了。还有嘉信食品的进度报告。
肖镇接过厚厚的信封,先拆开了三联书店小毕编辑的来信。信纸上激动的笔迹几乎要跃出纸面:
肖镇同学:《扬子江》上市三天,首印的500万套已全部发出!
各地书店都在催货......读者来信已经堆满了收发室......很多学者想要你的联系方式,都被我们按约定拒绝了......你什么时候来上海?我们迫切希望能当面讨论《红色》的创作计划!
另一封是邱成从浦东发来的工作报告:
小老板:漯河生产基地第一条生产线已完成安装,预计春节后能试生产;黑龙江土豆基地的原料供应协议已签署;银川的方膨化食品厂厂房建设进度过半......盼您来沪视察。
肖镇把信纸仔细叠好,抬头对文强说:二哥,后天出发吧。我们去上海。
这么急?文强有些诧异,不在家过完小年?
时间不等人。肖镇走到窗前,嘉信的生产线等着调试,《红色》的创作需要和编辑深入沟通,而且......他顿了顿,我收到消息,环球卫视中文台打算把《隐秘而伟大》推向海外市场,我得写首歌啊。
文强看着表弟的背影。冬日的阳光从窗口斜射进来,在肖镇周围勾勒出一圈金边。
这个才8岁4个月的孩子,肩上已经扛起了太多成人难以想象的责任。
好,我这就去给王铁柱叔叔他们说准备好探索号的物资。文强转身要走,又想起什么,对了,正云姑妈说晚上做酸菜炖粉条,让你早点过去。
肖镇点点头,目光依然望着窗外。远方的天空下,长江正无声东流,奔向那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他知道,自己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傍晚时分,肖镇和文强来到肖正云家。还没进门,就闻到了酸菜特有的醇香。姑父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姑妈挺着微隆的肚子在摆碗筷。
小镇娃儿快来,肖正云笑着招手,你姑父特意托人从东北带来的酸菜,说是最正宗的。
餐桌上的搪瓷盆里,酸菜炖粉条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旁边还摆着酱骨架、猪肉炖粉条等地道的东北菜。这是家的味道,是无论走多远都会牵挂的温暖。
去上海要照顾好自己,肖正云给肖镇夹了块最大的酱骨架,听说那边冬天湿冷,多带几件厚衣服。
姑父闷声说:要是有人欺负你们,就往家里打电话。
肖镇啃着酱骨架,用力点头。骨头上浓郁的酱香在口中化开,这是临行前最踏实的慰藉。
晚饭后,肖镇独自走上阳台。夜幕下的山城灯火璀璨,长江如一条墨色的缎带穿城而过。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黄浦江上的汽笛声。
新的故事即将在上海展开,而这一次,他将同时驾驭文学与实业两条航船,驶向更远的远方。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