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旋翼卷起的狂风与轰鸣声,在舱门关闭后,被彻底隔绝。一种近乎真空的寂静包裹上来,让陈醒的耳膜微微发胀。他跟随那名神情冷峻、代号“山鹰”的协调员,踏上了“龙吟阁”基地的土地。
第一印象是冷。并非仅仅源于昆仑山脉海拔数千米的严寒,更是一种由钢铁、混凝土和绝对秩序共同营造出的、沁入骨髓的冷峻。空气稀薄而纯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刃般的清晰感,却也提醒着人体在此地维持机能所需付出的额外努力。
基地并非他想象中的单一建筑,而是一片巧妙地依偎在山谷褶皱中的低矮建筑群,外表大多呈现出与周围岩壁无异的灰褐色,线条硬朗,几乎没有窗户,如同从山体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巨型甲壳类生物。若非“山鹰”指引,常人即使从空中掠过,也难以从这片广袤的荒芜中辨别出这些人工造物。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冗长的介绍。“山鹰”的步伐很快,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精准与效率。陈醒和苏青竹紧随其后,穿过一道又一道看似普通、实则布满了隐藏传感器和防御节点的关卡。身份验证无处不在——虹膜、指纹、声纹,甚至还有一道短暂的、令人皮肤微微刺痛的生物场扫描。每一道门的开启,都伴随着低沉的气密声,仿佛在身后将一个个世界隔绝开来。
他们进入了一座主体山丘的基部,一扇厚度堪比银行金库、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巨门无声地滑开。门后的景象,让即使已有心理准备的陈醒,也不由得心神一震。
那是一个将整座山腹掏空而成的巨大穹隆空间。
高度至少超过五十米,穹顶之上投射下柔和而均匀的人造天光,模拟着外界的自然光照,甚至能隐约看到流动的云影,足以以假乱真,有效地缓解了地下空间的封闭压抑感。空间的规模远超锦屏地下实验室,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座埋藏于山脉之下的未来之城。
他的正前方,是“燧人氏”计划的计算神经中枢——一个占据整面墙壁、由成千上万个闪烁着蓝色、绿色指示灯的机柜组成的庞然大物。低沉的、如同巨兽呼吸般的散热嗡鸣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音。技术人员穿着防静电服,沉默地在机柜间的通道穿梭,监控着数据的洪流。
右侧,则是一排排采用高强度玻璃隔断的实验室。透过玻璃,陈醒能看到里面摆放着许多他从未见过、甚至无法猜测其用途的尖端仪器:有产生稳定强磁场的环形装置,有布局复杂、闪烁着微光的激光干涉阵列,有封闭的、内部似乎模拟着特殊环境的生态舱,甚至还有一个区域正在组装巨大的机械臂,其精密度远超工业标准。这里汇聚的科技水平,显然已经超越了国内任何一所大学或公开研究机构。
而最引他注目的,是位于空间左侧深处的一个区域。那里被一层更厚的、略带泛光的透明材料隔开,内部光线幽暗,隐约可见一个古朴的、深碧色的器物被安置在中央的平台上,周围环绕着各种非接触式探测头——正是那件来自殷墟的龙纹仪(L-01)。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与周围充满未来感的科技设备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对比,仿佛一个来自远古的幽灵,闯入了钢铁的殿堂。
“这边是生活区和核心工作区。”“山鹰”打断了陈醒的观察,引领他们走向穹隆一侧开凿出的通道。通道两侧是一扇扇密封门,门上只有编号。他被带到了编号为“7-B”的房间前。
“陈博士,这是您的临时住所兼工作室。苏博士在您隔壁。内部通讯终端已激活,基地基本守则和地图可在终端查询。一小时后,我会带您去指挥中心进行初步简报。”“山鹰”说完,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开,步伐依旧干脆利落。
陈醒推开房门。房间不大,但功能齐全。一张单人床,一套简洁的办公桌椅,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占据了一面墙的显示屏,此刻正显示着一幅动态的竹林溪流景观,试图用虚拟的自然景色舒缓居住者的神经。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这里是地下深处一个封闭盒子的事实。空气循环系统发出微弱的嘶嘶声,提醒着他与外界的隔绝。
他将简单的行李放下,走到那面巨大的显示屏前。手指划过,调出了基地的立体结构图。图像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层层向下延伸,标注着“能源核心区”、“武器试验场(高危)”、“深层样本库”、“未知物性研究区”等字样。这个基地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他最初的想象。“燧人氏”计划的规模与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是兴奋?毫无疑问,这里拥有他梦寐以求的资源和条件去追寻“灵子”的奥秘。是压力?同样巨大,最高级别的期待意味着不容有失。但更多的,是一种置身于巨大未知造物内部的渺小与恍惚感。从锦屏地下独自面对数据的孤独,到殷墟现场跨越时空的震撼,再到如今身处这汇集了国家意志与顶尖科技的绝密堡垒,环境的剧变带来的是强烈的认知冲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灵飞经:中微子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