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然违背凡尔赛条约,毫无顾忌地大肆扩充军备,这一行为让协约国们是忧心忡忡。
然而此时的各协约国,自身也深陷经济大萧条的泥潭,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派遣军队以武力方式进行干预。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加快自身武装力量的建设,各国的军工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开启军备竞赛全力运转。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的军工技术迎来了一次大爆发。各种新型武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
与此同时,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机械化作战,与之相匹配的新式战术也应运而生。
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德国的部队机械化程度堪称最为彻底。由于此前受到油料供应的限制,德国的军事发展一直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但如今,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巨型油田,这无疑为其机械化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德国的汽车巨头奔弛、宝马、大众保时捷,以及飞机制造商梅赛斯密特等公司,纷纷转型投入军工生产,为德国的军事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面对这一局面,东洋国也开始焦虑起来。
然而,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即便砸锅卖铁,也难以凑齐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
在走投无路之际,东洋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其盟友美国,希望能够从美国那里获得贷款,以解燃眉之急。
要想在世界上称霸,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东洋国大本营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果断地将有限的军费向海军倾斜,全力支持海军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开始着手制定一项庞大的造舰计划,旨在打造一支能够称霸海洋的强大舰队。
相比之下,东洋国的陆军所面临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他们所面对的亚洲诸国,军事实力普遍较弱,现有的陆军装备已经足以应对亚洲的战场。
然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占据龙国东北三省的护国军。
这个护国军的武器装备来源不明,其火力凶猛,战斗力尤其异常强大。
帝国的陆军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的对手。
这让帝国的陆军感到十分棘手,也让他们意识到,要想重新夺回东北三省,绝非易事。
东北三省的丢失,对帝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自甲午战争时期起,帝国就一直努力经营着这片土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仅仅因为一次失误,就导致了满盘皆输的局面,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如今,尽管帝国在高丽的国境线上陈兵二十五万,但他们对于是否出兵,重新夺回东北三省仍然犹豫不决。
毕竟,护国军的实力已不容小觑,而帝国的陆军在与之对抗时,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帝国大本营经过深思熟虑后,果断地对作战计划进行了调整。
他们意识到,要想重新夺回东北三省并非易事,因此决定改变策略,将目标转向龙国的关内腹地。
虽然帝国在与东北护国军的对抗中遭遇了挫折,但他们要对付金陵国府的军队,还是对自己的实力依然充满信心。
相比之下,龙国的金陵国府的军队真的要弱小得多,应该是可以轻易攻克的对手。
于是,东洋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全面入侵龙国关内的行动。
他们派遣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潜入龙国各地,这些特工们巧妙地伪装成各种身份,如商人、旅行者、学者等,游走在各地的军事节点。
这些情报人员的任务就是暗中搜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军事部署、交通线路、资源分布以及政府内部的动态等。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如窃听、偷拍、贿赂等,不择手段地获取所需的情报。
与此同时,东洋国的军队也在快速扩充,积极训练提升战斗力,准备应对可能的抵抗。
他们还在龙国的各个日租界,都加强了军事人员的部署,以确保入侵行动的顺利进行。
东洋国的种种异常举动,让金陵国府是大为紧张。也知道双方终究会有一战在所难免,现在也唯有积极备战这一条路。
也不惜一切代价,来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于是约翰逊成了金陵国府的御用装备供应商,大批量的武器弹药,流入到金陵国府军队的手里。
在欣欣向荣的关东三省,护国军也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装备升级。
亨利老爹这位技术天才,以他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在M2装甲步战车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自行装备。
这些新式装备包括威力强大的150毫米自行加榴炮、精准高效的40毫米双管自行防空炮、以及灵活机动的120毫米自行迫击炮。
这些先进的武器系统,从西澳通过战队仓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关东三省,为护国军注入了强大的火力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国:我有个游戏系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民国:我有个游戏系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