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城的春风渐渐暖起来,史府门前的那株紫玉兰开得轰轰烈烈,花瓣堆在枝头,像堆了一团团淡紫色的云。往日里浓重的药味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丫鬟们晾晒衣物时飘来的皂角香,连空气里都透着松快——连城的病,终于好转了。
霍恒这些日子成了史府附近的“常客”。他总爱蹲在玉兰树对面的墙根下,要么啃着糖葫芦,要么摆弄着手里的石子,看似在发呆,实则把史府门前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
乔生每天都会来。他还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衫,却总是浆洗得平整,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怀里揣着一卷诗稿,或是一束刚摘的野花——有时是带着露珠的蒲公英,有时是小巧玲珑的二月兰,都是连城生前喜欢的。
起初,史府的仆役对他还带着几分感激,见他来了就赶紧通报。乔生不会进内院,只是站在卧房门外,隔着门板跟连城说话。
“连城姑娘,今日我读了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倒让我想起你昨日诵的《桃夭》。”乔生的声音清朗,带着笑意。
门板后会传来连城轻柔的回应:“乔郎,我今日能坐起来了,丫鬟帮我翻了翻你送的诗稿,那首《春日即景》写得真好。”
“等你好些了,我带你去城外的桃林,那里的桃花开得正盛。”
“好啊,我还想尝尝你说的那家糖糕,听说甜而不腻。”
隔着一道门板,两个人的声音里都带着藏不住的欢喜。霍恒蹲在墙根下,嘴里的糖葫芦都忘了嚼,忍不住咧开嘴笑——他偷偷用仙力帮乔生加速了伤口愈合,前几天乔生走路还微微佝偻,现在已经能挺直腰杆,说话也有力气多了。
史孝廉起初对乔生也是感激涕零。有一次乔生送花来,他正好出门,还热情地拉着乔生的手,往他手里塞了块银子:“乔公子,多亏了你,小女才能好转。这份恩情,史某记在心里。”
乔生赶紧推辞:“大人言重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史孝廉笑得满脸堆肉,拍着他的肩膀:“你是个好孩子,有情有义。等小女痊愈,史某愿以小女相托,定不让你吃亏。”
乔生的脸瞬间红了,连声道谢,眼里亮得像有星星。霍恒在一旁看得真切,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桩“才子佳人”的好事总算要成了。他甚至偷偷用仙力给史府的玉兰树浇了点仙露,让花瓣开得更艳了些——算是给他们的“贺礼”。
可这份温馨,没撑过半个月。
那天霍恒刚啃完第三串糖葫芦,正蹲在墙根下用石子画小人,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咕噜咕噜”的车轮声,伴随着马蹄声,声势浩大。他抬头一看,眼睛瞬间瞪圆了——足足四辆马车,都用黑布蒙着,由高头大马牵引,车身上还镶着铜饰,一看就来头不小。
马车在史府门前停下,几个穿着绸缎短褂的家丁跳下来,动作麻利地掀开黑布——里面哪里是什么货物,全是金灿灿的元宝、银闪闪的镯子,还有绫罗绸缎、珍稀药材,堆在门口,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史府的大门“哐当”一声被拉开,史孝廉穿着一身崭新的藏青色绸缎袍,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快步迎了上去:“王管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被称为“王管家”的男人穿着紫色锦袍,腰间挂着块玉佩,走路四平八稳,眼神里带着倨傲。他对着史孝廉拱了拱手,语气却没什么温度:“史大人客气了,我家老爷听说史小姐病愈,特意让我送些薄礼过来,聊表心意。”
“薄礼?这哪里是薄礼!”史孝廉搓着手,眼睛死死盯着那些金银珠宝,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王管家快请进!快请进!”
霍恒皱起眉,撅着嘴,心里嘀咕:“这老头怎么回事?见了钱眼睛都直了。”他悄悄往玉兰树后挪了挪,把自己藏得更严实了些。
进了府门,王管家才说明来意:“实不相瞒,我家公子化成,对史小姐仰慕已久。前些日子听说小姐病重,忧心忡忡,如今小姐痊愈,我家老爷想为公子求亲,不知史大人意下如何?”
“求亲?”史孝廉的眼睛瞬间亮了,“王公子?就是那位……与知府大人称兄道弟的王公子?”
“正是。”王管家点点头,语气里带着炫耀,“我家老爷说了,若史小姐肯嫁过来,不仅有丰厚的嫁妆,还能帮史大人打通关节,明年就能调任济南府,那可是肥差。”
史孝廉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脸上的笑容更谄媚了,连声音都变了调:“愿意!怎么不愿意!这是小女的福气!是史某的福气啊!”
躲在树后的霍恒气得攥紧了拳头,糖葫芦签子都被他捏弯了。“呸!坏人!”他小声骂道,腮帮子鼓鼓的,心里把史孝廉骂了八百遍——前几天还说要把女儿嫁给乔生,现在见了富贵,翻脸比翻书还快!
接下来的几天,史府的气氛彻底变了。门前的玉兰花瓣落了一地,没人打扫;丫鬟们不再哼着小曲晾晒衣物,反而个个小心翼翼,说话都低着头;史孝廉每天穿着新袍子,要么出门赴宴,要么在家陪着王管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再也没提过乔生半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轮渡奇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轮渡奇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