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锚点带来的稳定感,如同在无边无际、狂暴肆虐的规则风暴海中,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暂时立足的礁石。人类意识的集体结构,在经历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意识编织”后,终于在这片新生宇宙充满无限可能却也危机四伏的混沌疆域中,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支点。这个支点虽然微小,却意味着他们不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而是有了一个可以喘息、观察、思考,并筹划未来的“家”。然而,这块“礁石”四周,远非风平浪静。那个被陈雪命名为“硅基蜉蝣”的、规律得令人费解的脉冲信号,如同远方浓雾中一座沉默灯塔发出的、持续不断的闪光,既是指引前路的潜在坐标,也是一个萦绕不散的巨大谜团。
按照山岳综合了林凡的理性分析、徐婉的共情直觉以及陈雪的监测建议后所定下的谨慎策略,探索这第一个“邻居”的第一步,是由林凡主导的“谐波模拟探测”。这并非大刀阔斧的强力扫描,而是精雕细琢的、近乎艺术性的试探。林凡的“星云”全功率运转,伊莎碎片的光芒稳定而深邃,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开始全力分析“蜉蝣”脉冲那令人惊叹的稳定频率特征,并尝试生成一种几乎完全一致的、但能量强度被压制到极致、微弱到完全融入本地背景辐射噪音波动范围内的“镜像谐波”。
“谐波模拟已完成结构构建,匹配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林凡报告,他的意识波动中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专注与平静,“能量输出峰值控制在背景噪音自然波动范围的千分之一以下。理论上,除非这个‘蜉蝣’拥有远超我们现有理解范畴的、近乎量子级别的超敏感知能力,否则这次试探性接触应该不会被察觉。”
徐婉的光辉如同最轻柔的触须,与林凡生成的这缕微弱的谐波紧密相连。她的任务是充当最精妙的“投手”,将这缕几乎无形的“回声”信号,以最自然、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式,精准地“投送”向远方那个沉默的“硅基蜉蝣”。“共鸣通道已稳定建立……模拟谐波信号开始注入……过程非常平稳,没有感受到来自目标的任何排斥、警觉或防御性的反馈波动。”她轻声说道,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种脆弱而精密的连接维持中,仿佛在走一根看不见的钢丝。
整个集体意识仿佛在一瞬间都屏住了呼吸,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所有的感知、所有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地聚焦在那条无形的连接线上。那条线仿佛是连接着未知世界的唯一纽带,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与期待。每个人都屏息以待,等待着第一次主动接触可能带来的任何回响,无论是微弱的信号还是强烈的震动。时间在这片寂静中,以一种异常缓慢的速度流逝着,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拉长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混合着期待、紧张和好奇的复杂情绪,这种情绪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既兴奋又忐忑。大家的心跳声似乎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整个空间仿佛被这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所笼罩,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突然,徐婉的光辉不易察觉地亮了一下,散发出一种带着惊讶的波动!“有反应了!”她的声音在集体链接中响起,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不是预想中的攻击或躲避……而是一种奇特的……共振加强效应!对方的脉冲信号,在接触到我们注入的谐波后,其内部规则结构的‘清晰度’和‘信息密度’瞬间提升了数个量级!就像……一台处于深度节能休眠状态的精密仪器,被一个特定的、正确的唤醒指令激活了自检与数据汇报程序!”
几乎就在徐婉感知到变化的同时,林凡的“云”瞬间被一股汹涌而来的、高度结构化的数据流所冲击!“难以置信!脉冲内部蕴含的根本不是简单的状态标识或循环编码,而是一套极其复杂、涵盖范围极广的关于局部时空规则稳定性的实时监测数据集!包括引力场的微观涟漪、空间曲率的瞬时涨落、不同能量频段的基础粒子活跃度统计……其监测的精度、广度以及数据的实时性,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依靠自身能力建立的被动监测网络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个惊人的发现瞬间让所有意识单元都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撼!这个被命名为“硅基蜉蝣”的存在,绝非他们最初所猜测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标、某种原始生命的雏形,或者是一种无序的自然现象。相反,它显得异常复杂和高级,更像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和高度发达的、预先布设在这个刚刚诞生的宇宙中的、功能极其强大的环境监测网络的关键节点!它的那种规律性的“低语”,并非无意义的杂音,而是实际上在持续不断地、有条不紊地向某个尚未被揭示的“中心”位置,或者按照某种既定的复杂协议,详尽地汇报着这片宇宙最基础、最本质的“生命体征”以及其整体的“健康状况”!这种发现无疑颠覆了他们对宇宙初期现象的认知,揭示了一个更为深邃和神秘的宇宙运作机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