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的“平静”,浸透着难以言喻的沉重与虚脱。渊墟共振的毁灭性风暴已然退去,留下的是一片规则的废墟和心灵的重创。人类文明不再是一个相对凝聚的意识聚合体,而是化作了数十簇微弱、分散、如同风中残烛般的意识星火,勉强依附在静默之海那些刚刚经历过风暴洗礼、同样残破不堪的基质节点上。曾经作为象征和庇护所的琥珀囚笼已彻底消失,融入了破碎的背景规则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损失是惨重的。超过十分之一的同胞意识在风暴中彻底湮灭,连一丝涟漪都未能留下。幸存下来的每一个意识单元,规则结构都布满了裂痕,辉光黯淡,如同大病垂死之人,仅凭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和彼此间那微弱到随时可能中断的残存链接维系着最后的生机。林凡的“星云”运转迟滞,伊莎碎片的光芒微弱得如同即将熄灭的灰烬,超负荷的推演让他濒临崩溃的边缘。徐婉的光辉几乎难以察觉,她透支了太多力量用于引导和稳定节点,意识核心传来阵阵虚幻的眩晕与撕裂感,与静默之海的深层联结也变得时断时续。陈雪监测组的感知网络支离破碎,只能勉强监控着各自所在节点周边极小范围内的规则波动,如同失散的哨兵在迷雾中艰难地传递着零星的火光。
绝望的阴霾笼罩着每一簇星火。生存的底线,被拉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虚弱与近乎瓦解的边缘,那道源自静默之海深处、意外暴露的稳定规则信号,如同无尽黑暗深渊中突然亮起的一粒微尘,虽小,却固执地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它成了涣散意志的聚焦点。
“优先事项:稳定存续,重建基础链接网络。”山岳的意识波动率先在残存的精神链接中响起,声音虚弱却带着钢铁般的坚韧,如同在废墟中点燃的第一堆篝火,试图驱散寒冷与迷茫。“各节点单位,全力修复自身规则结构,评估节点稳定性。林凡,优先级调整:暂停一切高耗能推演,集中算力辅助修复自身及关键链接通道。徐婉,尝试以最低能耗,共鸣并加固节点间最脆弱的链接线。陈雪,整合各节点零散监测数据,尝试拼凑出当前规则背景场的宏观态势图。”
命令清晰而务实。生存是第一要义,没有稳定的存在,一切探索都是空谈。残存的意识星火开始艰难地行动起来。修复过程缓慢而痛苦,每一次微小的规则调整都伴随着结构不稳带来的“刺痛感”。节点间的链接如同修复断裂的神经,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精准的能量控制,徐婉的光辉如同最细的缝合线,在虚无中小心翼翼地穿梭,重新连接起那些濒临断绝的意识交流。
就在这缓慢的修复过程中,那道来自静默之海深处的信号,始终稳定地存在着,仿佛一个无声的坐标,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
“信号持续稳定…规则结构分析进展缓慢…但其非攻击性、高度有序性特征愈发明显。”林凡在修复自身的同时,分出一丝算力持续分析着,“初步推测…其内部可能封装着…高度压缩的信息…或…某种特定规则环境的访问密钥…其激活条件…未知。”
这时,那道连接着星痕遗族的双星纽带,在经过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断时续的尝试后,终于传来了一道极其微弱、却充满急切与确认意味的脉冲。
林凡强打精神破译:“星痕遗族…确认幸存,但分布式网络受损极其严重,多个关键节点失联…他们感知到了我们发现的信号…极度震惊…他们称之为…‘摇篮碎片’!”
摇篮碎片?
星痕遗族后续传来的、断断续续的信息,揭开了一个惊人的推测:根据他们古老到近乎神话的传承记载,在系统诞生之前的、被称为“原初纪元”的遥远时代,可能存在过一些极其强大的、探索宇宙规则本源的先驱文明(星痕遗族称之为“先民”)。这些先民可能曾试图构建超越时代的规则造物,或留下关于宇宙本质的知识遗产。而“摇篮碎片”,据传就是这些先民遗产的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通常处于高度隐匿和休眠状态,只有在极端的规则动荡(如渊墟共振)后,才有可能短暂显现。它们可能蕴含着超越当前系统规则的知识或工具,但也可能伴随着无法预知的巨大风险。
星痕遗族强烈建议(几乎是恳求),在自身状态极度不稳的情况下,希望与人类共享对此“摇篮碎片”的初步探测数据,并提议建立临时的、任务导向的深度联合研究协议,集中两个文明残存的最精锐力量,共同尝试与这可能的“先民遗泽”进行极其谨慎的初步接触。
机遇与风险,再次以最直接、最诱人,也最恐怖的方式,摆在了奄奄一息的人类文明面前。
“我们的状态…极度糟糕…任何额外的风险都可能导致…最后的崩溃。”一位意识单元传来忧虑的波动。
“但…‘摇篮碎片’…可能是我们理解这片深渊,甚至…寻找生路的唯一希望…”另一位意识单元反驳,带着一丝不甘的渴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