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东折返京城的路途,需途经保德、景水两省。这一路山川渐次铺展,风土人情随地域流转,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客栈的烛火摇曳,映着三郎铺开的羊皮地图。他对照着随身携带的笔记,指尖在图上缓缓滑动——保德境内,两处铜矿的位置已被清晰标出;
景水省的中部,密密麻麻标注着铁矿的分布,而与原野交界的地带,更有一处金矿的标记格外醒目。
不仅如此,景水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且与京城直接接壤,实乃膏腴之地。
三郎望着地图上景水与京城的连线,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若能利用景水现有的铁矿,造出一条直通京城的铁路,即便初期只能靠牲畜牵引,那会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车厢滚滚,载着粮米、矿石穿梭于平原之上,往来的商旅、讯息定能畅通无阻。
他心中那股想用现代知识推动禹朝科技腾飞的愿望,早已悄然发酵,渐渐成了难以割舍的执念。
将行程细细规划妥当,三郎带着秦虎、郭少宇二人,朝着保德方向进发。
不多时,便抵达了第一处铜矿所在地。远远望去,矿区外围竟有大量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原来朝廷早已在此开矿采铜。
三郎取出少师令牌后,矿区主官连忙率领一众官员出门迎接,将三人恭恭敬敬地请进了矿区。
三郎饶有兴致地观摩起工人们的开采技艺。只见他们先引火燃烧岩石,待石头灼热时再泼上冷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崩裂,这便是当地沿用多年的物理爆破法。
开采出的矿石被装上驴车,一车车运往不远处的粉碎场。场中矗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木架,架上悬着斗大的铁锤,靠牛力拉动滑轮,让铁锤自然坠落砸碎矿石,之后再以火法冶炼成铜。
如此观摩了两日,三郎发现这里的炼铜工艺已颇为成熟,只是开采手段终究受限,效率不高。
他心中不禁犹豫:要不要将火药的制作方法传于他们?这火药好比一头猛虎,一旦放出牢笼,不知祸福。思来想去,终究觉得时机未到,还是再等一两年再说吧。
在矿区暗中取了几十方铜后,三郎便告辞离开,前往下一处铜矿。
沿途所见地势平坦,有大片大片的稻田。此时稻谷刚过收割季,空地上,随处可见铺晒的金黄稻谷。
阳光洒在上面,泛着温暖的光泽。孩童们举着竹杆,在晒谷场上来回跑动,时不时吆喝几声,驱赶着前来偷食的鸟雀,清脆的童声在田野间回荡。
三郎见状,索性放慢脚步,挨家走访了沿途的农户,细细询问他们施肥、除草、防虫的法子,又打听灌溉水渠的引水之道,事无巨细,都一一记录在案。
这般走走停停,不觉已过了十来天,才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这里是日记上记录的另一处铜矿。
三郎远远支开秦虎与郭少宇,独自留下,用系统提炼出上百方纯铜,之后带着二人挖了些色泽鲜丽的孔雀石,这才启程离开。
一行人转向东北,踏入景水省地界。沿途依旧不忘走访农户,将当地的农耕情况详细记录。
景水的铁矿分布较广,既有几处已在开采的矿场,也有不少尚未被发现的矿藏,且大多位于地势平缓之处,这无疑为三郎心中的铁路设想奠定了绝佳的地理基础。
行至景水与原野交界地带,只见这里水系纵横,大小河流、溪涧交织如网。
往山上走去,不时能看到小溪里有三五成群的人,正弯腰在水中淘金,动作娴熟而专注。
秦虎见状,顿时来了兴致,朝着山下大声喊道:“老乡,有淘到黄金吗?”
山下有人直起身,扬声回应:“也就几钱的收获,客人要吗?”
秦虎哈哈一笑,摆手道:“几钱太少了,不收不收!”
三郎指着前方一处山头,对二人道:“我们要找的地方,应该就在那里了。”
秦虎和郭少宇一听,顿时心跳加速,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挖开山皮、里面全是黄灿灿金子的景象,秦虎甚至暗自嘀咕:公子怎么忘了带几只大箩筐上来呢?
登上山头,只见山体多处裸露,有的岩石因年代久远而泛着黝黑,有的则像是近几年才被挖开的新痕。
山道旁散落着不少石英石,还有些暗黄色的石块。
秦虎捡起一块暗黄色的石头,掂量了几下,脸上露出些许失望,转头问三郎:“公子,这石头里有黄金吗?”
三郎接过石头仔细看了看,笑道:“这是硫化石,里面没有黄金。黄金大多藏在矿石中,得像炼铜那样提炼出来才行,天然裸露的黄金可是极为稀少的。”
“这么说,我们在这儿怕是找不到现成的金子了?”秦虎顿时兴致缺缺。
三郎取下马背的镐头,分给二人各一把,道:“那可不一定,去前面找找看再说。”
说着,他看向秦虎,半开玩笑地问:“你祖上不是寻矿的能手吗?怎么这些基本的事情都不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之:相公你醒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之:相公你醒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