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山的矿洞总是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以前矿工们只能举着松明火把,在狭窄的通道里弯腰挖矿,头顶的石头时不时掉下来,砸伤手脚是常事。可现在,矿洞入口处架起了永嘉带来的木架,上面挂着用猪油和麻绳做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矿道;通道被拓宽了一倍,矿工们不用再弯腰,脚下铺着平整的石板,防止滑倒;洞壁上还钉着木梁,加固了顶部,再也不用担心落石。
“阿矿首领,你看这矿道,比以前宽多了吧?”负责矿洞改良的女兵阿岩,手里拿着一把铁镐,敲了敲洞壁的木梁,“这木梁是用桐油泡过的,能防蛀防腐,至少能用十年。我们还在矿道两侧挖了排水沟,积水能顺着沟流出去,矿工们不用再踩泥水挖矿了。”
矾山的阿矿蹲在排水沟边,看着清水顺着沟缓缓流出,眼眶有些发红。他的儿子去年就是因为矿道积水滑倒,被落石砸断了腿,现在还躺在床上。要是早有这排水沟,早有这加固的木梁,儿子就不会受伤。“阿岩姑娘,这……这得花多少功夫啊?”阿矿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摸了摸洞壁的木梁,结实得很,比苍南自己弄的木架靠谱太多。
阿岩笑了,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奇怪的工具——是用铁做的,有长长的手柄,顶端是个带齿的铁片。“这是矿镐改良版,比你们以前的石镐锋利三倍,挖矿更快,还省力。我们还带来了矿车,能装更多的明矾,不用再靠人背肩扛。”她指了指矿道尽头,“那边正在建绞车,能把矿车直接拉到洞口,矿工们不用再爬陡峭的坡道。”
不一会儿,几个女兵推着矿车过来,车上装满了明矾,比矿工们以前背的袋子多两倍。绞车“嘎吱嘎吱”地转动,矿车顺着轨道往上走,很快就到了洞口。矿工们围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以前他们背一袋明矾到洞口,要走半个时辰,现在矿车几分钟就能到,还不费力。
“阿矿首领,我们还在洞口建了医务室,有女兵医生在那里,矿工们要是受伤了,能立刻得到治疗。”阿岩指着洞口的草棚,“里面有止血的草药,有固定骨头的夹板,都是永嘉最好的药材。”
阿矿走到医务室,看到一个女兵正在给一个手指被划伤的矿工包扎,动作轻柔,草药敷上后,矿工立刻不喊疼了。他想起以前矿工受伤,只能用灶灰止血,很多人都因为感染丢了手指,甚至丢了命。现在有了医务室,有了女兵医生,矿工们再也不用怕受伤了。
“阿岩姑娘,谢谢你们。”阿矿深深鞠了一躬,“矾山的人以前总说,挖矿是苦命活,可现在,你们让这苦命活也有了盼头。”
阿岩赶紧扶起他:“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以后,我们还会教你们提炼明矾的新技术,能让明矾的纯度更高,卖的价钱更好。矾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矿洞里的长明灯还在亮着,照亮了矿工们脸上的笑容。阿矿看着忙碌的女兵和矿工们,心里默默想着:以前总觉得苍南独立了就好,可现在才知道,只有和永嘉合作,和龙港、平阳团结在一起,苍南的人才真的能过上好日子。矾山的矿洞,再也不会只有霉味和哭声,还会有明矾的清香,有矿工们的笑声。
龙港的船坞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十几艘新的远洋渔船正在建造,船身比龙港现有的渔船大一圈,船底是流线型的,能减少海水阻力;船帆用的是永嘉特制的帆布,上面涂了一层防水的桐油,比以前的麻布帆更结实,还不怕海水浸泡。阿港站在一艘快建好的渔船前,手里拿着船坞扩建图,笑得合不拢嘴。
“阿帆姑娘,这船真能装两百石粮食,还能在海上待一个月?”阿港指着渔船的储物舱,眼里满是惊喜。他当了五年龙港首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造一艘能去远海的大船,现在这个心愿终于要实现了。
负责造船的女兵阿帆,正在检查船帆的绳索,她笑着点头:“当然能!这船的储物舱分了三层,一层装淡水,一层装粮食,一层装鱼获。我们还在船上装了罗盘,能指引方向,就算在大雾里也不会迷路。”她让阿港走进船舱,“你看这船舱的设计,能住二十个人,每个人都有铺位,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挤在甲板上。”
阿港走进船舱,看着整齐的铺位,看着角落里的淡水桶和粮食袋,心里一阵激动。他想起去年龙港的渔民去远海,因为船小,只能挤在甲板上睡觉,遇到风浪,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有了这新船,渔民们再也不用受那份罪了。
“阿帆姑娘,这船坞扩建后,能同时造多少艘这样的渔船?”阿港指着船坞旁边正在施工的区域,那里已经搭起了木架,看起来比现有的船坞大两倍。
“至少能同时造五艘。”阿帆说,“我们还会在船坞里建一座铁匠铺,专门打造船上的铁件,比如船锚、铁链、铁犁——以后龙港的渔船坏了,不用再去平阳修,在自己的船坞里就能修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在温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穿越在温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