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远的手刚触到船边,陈岸便往后退了一步。周大海已将鱼叉横在胸前,虽未开口,但意思再清楚不过——这个人,不能上船。
海面依旧翻涌,远处火光忽明忽暗,映得人脸也跟着一亮一暗。陈岸低头看了眼手表:凌晨三点十七分。再过几个小时天就要亮了。他转身走进驾驶舱,从湿透的背包里取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块从沉船甲板上捡来的香烟箱碎片。
纸壳早已泡软,边缘发黑卷曲,但上面那串字仍清晰可辨:YX-83-07。
“你留这东西做什么?”周大海凑过来问。
“有用。”陈岸把碎片放在仪表台上,“洪叔冷库查到的那批烟,外包装上有锯齿状荧光标记。我在沉船上见过一样的箱子。”
周大海眯起一只眼:“你是说,走私船运的根本不是冻鱼,而是香烟?”
“不止是香烟。”陈岸摇头,“香烟只是掩护。真正要运的东西,藏在夹层里。”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引擎声。几艘海警快艇正疾驰而来,探照灯扫过海面。一名穿制服的警员跳上船,递来一份通知:台风预警升级,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渔船需拖回港内固定。
陈岸接过通知扫了一眼,随即重新包好香烟箱碎片,塞进怀里。“我得去一趟烟草局。”
“现在?”
“越快越好。”他说,“如果这批货和赵有德有关,档案里一定有记录。签收单位、出库时间、运输路线——只要对上一条,就能顺藤摸瓜。”
周大海皱眉:“你现在走,万一他们回来怎么办?”
“不会回来了。”陈岸望着漆黑的海面,“马明远都掉海里了,剩下的人只会想着自保。我们现在拼的是速度,看谁先拿到证据。”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船,沿着防波堤往岸上走去。雨又开始下了,不大,却细密绵长。陈岸的裤子紧贴在腿上,每走一步都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到了岸上,他拦了辆拖拉机,直奔县城。
县烟草局位于老街东头,一栋两层灰楼。门口挂着牌子:档案查阅请登记。值班的是个老头,戴着眼镜,打着哈欠。
“查1983年的出库记录,重点批次。”陈岸递上证件。
老头翻了翻登记本:“这个时间还办公?马上要停电了。”
“我知道。”陈岸掏出一张盖了章的协查函,“公安催得急,台风前必须完成溯源。”
老头看了看文件,点点头,领他们上了二楼档案室。房间不大,墙边摆着十几个铁皮柜,地上堆着几摞泛黄的登记簿。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纸张的气息。
“YX开头的批次,在第七格。”老头指了指角落的柜子,“自己找吧,我待会儿要锁门。”
门关上后,陈岸立刻拉开抽屉,一页页翻动,手指快速滑过纸面。YX-83-01……YX-83-03……一直到YX-83-06都有记录,唯独YX-83-07没有。
他皱眉,将整本册子倒过来抖了抖。一张便签纸飘然落下。上面写着一行字:“YX-83-07,南渔供销社代储仓,已签收,未入库。”
陈岸眼神一凝。南渔供销社,正是赵有德生前管理的集体账户。这批货明明已经出库,却未进入正规仓库,等于彻底脱离监管。
“哥!”陈小满突然冲进来,怀里抱着一台相机,“我带来了!”
她身后跟着周大海,拎着塑料袋,里面是几张打印的冷库监控截图。
“你怎么来了?”陈岸问。
“你不接电话。”陈小满把相机放在桌上,“我看你一直没回信,就让周大哥带我过来。”
她说着翻开相册,指向一张照片:“你看这个,香烟箱侧面有个反光标记,像锯齿。我在洪叔冷库拍到的,和档案里的防伪标一模一样。”
陈岸接过相机放大图片。果然,在箱体右下角有一道细小的荧光线,形状不规则。他翻开档案末页的防伪图例,仔细比对。
完全一致。
“这不是普通货。”陈岸低声说,“这是定向配额,只供给特定单位。能拿到这批烟的,要么是内部人员,要么是打通了审批环节的人。”
“那就是赵有德和马明远合伙干的。”周大海冷笑,“用香烟打掩护,把不该运的东西混进去。”
陈岸点头。这种操作并不罕见。八十年代物资紧张,许多紧俏商品常被用来搭售非法物品。香烟体积小、价值高、便于运输,最容易成为工具。
他正准备拍照存档,头顶的日光灯忽然闪了一下。
接着又闪了一下。
“要跳闸了。”陈小满抬头,“我们得快点。”
陈岸开启相机连拍模式,迅速拍摄登记簿内容。刚拍到一半,灯光骤灭。屋内瞬间陷入黑暗,唯有窗外透进一丝微弱的光亮。
三秒后,备用电源启动,一台旧电脑屏幕亮了起来。
“还能用。”陈岸插上U盘,准备拷贝照片。就在这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