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濡须水怪】
入夏的濡须水总裹着股化不开的浑浊。江水从巢湖蜿蜒流出,一路裹挟着泥沙,在与长江交汇处搅出大片黄汤,水面上漂浮着断苇、腐木,偶尔还有死鱼的尸骸,在烈日下泛着腥臭。岸边的芦苇荡里,几个渔民正蹲在地上抽着旱烟,眼神却死死盯着江心 —— 那里连日来总飘着青绿色的 “鬼火”,夜里还能听到水下传来 “咚咚” 的闷响,像是有东西在撞击船板。
“张二哥,你说那水里到底是啥?” 一个年轻渔民搓着手,声音发颤。他前几日驾船去江心捕鱼,刚撒下网就被一股巨力拽着走,船底传来 “咯吱” 的摩擦声,像是被什么东西勾住了,他吓得扔了渔网就往回划,回来后发现船底挂着一块残破的陶片,陶片上还刻着模糊的纹路。
被称作张二哥的渔民摸出那块陶片,递了过去:“你看这纹路,像不像咸阳那边传来的秦俑身上的花纹?我去年去庐江县城卖鱼,见过秦军运的兵马俑残片,跟这个一模一样。”
年轻渔民接过陶片,借着阳光仔细看 —— 陶片呈青灰色,表面有细密的纹路,确实和传闻中的秦俑纹路相似,可濡须水是楚地的水路,怎么会有秦俑的陶片?而且还是从江底捞上来的。
“莫不是当年秦楚打仗,秦军的船沉在这里了?” 另一个渔民猜测道。
“不可能!” 张二哥摇头,“秦破楚是三年前的事,要是沉船,早该被江水冲散了,哪能留到现在?再说那‘鬼火’和闷响,怎么看都邪门,我看是水怪作祟!”
几人正议论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 是秦军的斥候。自从巢湖出现蛊鱼后,秦军就加强了对濡须水的巡查,防止楚谍再搞出什么名堂。斥候看到渔民聚集,便驱马过来:“你们在这里嘀咕什么?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张二哥连忙起身,把陶片和江心 “鬼火” 的事说了一遍。斥候接过陶片,看了一眼就脸色一变:“这确实是秦俑的陶片!你们等着,我这就去禀报王贲将军!”
半个时辰后,王贲带着赵佗和一队秦军赶到了濡须水边。他接过陶片,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 —— 这纹路是秦俑特有的 “夔龙纹”,只有咸阳兵马俑工坊烧制的兵俑才会有,可这块陶片的边缘却有磨损,还沾着江底的淤泥,显然沉在水下很久了。
“江心‘鬼火’在哪个方向?” 王贲问道。
张二哥指着江心一处漩涡:“就在那里,每到傍晚就会冒出来,有时候还会飘到岸边。”
王贲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江心的漩涡处泛着青绿色的光,像是有东西在水下燃烧。他转头对赵佗道:“派几个潜水好的士兵下去看看,注意安全。”
赵佗立刻点了四个水性极佳的士兵,他们脱去铠甲,只穿短打,腰间系着绳索,手里拿着短刀和火把,纵身跳入水中。江水冰冷刺骨,浑浊的水流让人看不清周围,士兵们只能凭着感觉往漩涡处游去。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水面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挣扎声,一个士兵的手臂冒出水面,朝着岸边大喊:“有船!江底有艘大船!”
话音刚落,那士兵就被一股巨力拽入水中,绳索瞬间绷直。“拉上来!” 王贲大喊。秦军士兵们立刻拉住绳索,拼命往岸边拽,绳索另一端传来沉重的力道,像是挂着千斤重物。
“咔嚓” 一声,绳索突然断裂,水面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那士兵的头盔漂浮在水面上。
“将军,士兵怕是……” 赵佗脸色凝重。
王贲没有说话,只是盯着江心的旋涡。江底有船,还有秦俑陶片,这绝不是巧合。楚谍在巢湖放蛊鱼,在濡须水又藏着沉船,显然是想彻底封锁楚地的水路,切断秦军的补给。
“准备绞车和铁链,把沉船拉上来!” 王贲下令道,“再派二十名士兵,手持弩箭,警惕周围的动静,防止楚谍偷袭。”
【二: 沉舟初现】
秦军的绞车很快就架设好了。两根粗壮的圆木固定在岸边,上面缠着碗口粗的铁链,铁链一端系着铁钩,由四个士兵划船送到江心,对准漩涡处投下去。铁链沉入水中,溅起一圈水花,很快就传来 “咔嗒” 一声 —— 铁钩勾住了沉船。
“拉!” 王贲一声令下。十几个士兵握住绞车的把手,齐声喊着号子,用力往岸边拉。绞车 “咯吱咯吱” 地转动,铁链一点点收紧,江底传来沉闷的摩擦声,像是沉船在泥沙中移动。
随着绞车的拉动,江心的水面渐渐凸起,一艘残破的木船慢慢露出水面。船身是楠木所制,虽然已经腐朽,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规模 —— 船身长约十丈,宽三丈,是战国时期常见的战船样式,船舷上还残留着青铜护甲的碎片,护甲上刻着秦篆 “左庶长”,显然是秦军的战船。
“真的是秦军的船!” 赵佗惊讶道。
王贲却皱紧了眉头。秦军的战船怎么会沉在濡须水?而且看船身的腐朽程度,至少沉了五年以上,比秦破楚的时间还要早 —— 这时候秦军还没大规模进入楚地,怎么会有战船在这里沉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