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他的目光掠过“谋攻篇”中“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句时,旁边一行极其细微、几乎与竹纹融为一体的蝇头小字,如同针尖般猛地刺入他的眼帘!
那字迹…那字迹他太熟悉了!
那字写得真是瘦硬通神啊!每一笔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般刚劲有力,转折之处更是带着金铁般的锋芒,仿佛能斩断一切阻碍。然而,在这刚硬之中,却又在细微处流露出一种独特的圆融。这种圆融并非圆滑,而是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和豁达。
这字,正是他王翦的字!那是他年轻时,在无数个秉烛夜读、推演战局的夜晚,随手批注在兵书上的心得。这些批注不仅展现了他对兵法的深刻理解,更透露出他那过人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伐谋为上,然庙算无常,当辅以雷霆之势,摧其心胆。如长平困赵,非唯粮绝,实慑武安君之威也。”
这…这分明是他当年在蒙骜将军麾下为裨将时,研读《孙子》,结合长平之战的心得,随手写下的批注!这卷竹简,竟是他早年用过的那一卷?!
王翦的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他猛地抬头,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死死盯住眼前的少年韩信!
这卷凝聚了他早年心血、记录着他最初军事思想的竹简,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这卷珍贵的竹简早已在多年前的征战中遗失。
他曾经无数次地回忆起那些与竹简共度的时光,那些日子里,他用心血浇灌着自己的军事思想,将它们一一记录在这卷竹简之上。这卷竹简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进步,也承载了他对军事的热爱和执着。
然而,战争的残酷让他失去了这卷竹简。他本以为它早已毁于战火,或是被时间的洪流淹没,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可是,当他看到这卷竹简竟然出现在一个衣衫褴褛、来历不明的深山少年手中时,他的内心充满了震惊和疑惑。这个少年究竟是谁?他是如何得到这卷竹简的?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凝视着那卷竹简,仿佛能透过它看到自己曾经的身影和那些已经远去的岁月。
【3】
韩信被王翦陡然锐利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又想后退,却强自镇定,眼中充满了困惑:“老丈…您…您怎么了?”
王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那股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硬生生地压下去一般。他紧闭双眼,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缓缓睁开,脸上的表情逐渐恢复了些许平静,但那双眼眸却依旧深邃如渊,让人难以窥视其中的真实想法。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韩信的问题,而是沉默片刻后,突然沉声问道:“少年人,这卷兵书……你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
韩信闻言,身体微微一颤,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像是被王翦的问题吓到了。他迅速低下头,不敢与王翦对视,手指也开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过了好一会儿,韩信才像是鼓起了勇气一般,低声说道:“这……这是小子家中的旧物。在……在家道中落之前,祖父留给我的。”他的声音很低,仿佛生怕被人听见似的,而且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躲闪之意。
家道中落?祖父?王翦心中不禁冷笑一声。这卷竹简的来历,绝对不会像少年所说的那样简单!他可是深知自己早年批注的兵书,又怎会如此轻易地流落至寻常人家之手呢?
而且,从这少年刚才奔逃的姿态以及那下意识的按剑动作来看,这其中定然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内情!
“哦?”王翦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然而他的目光却始终落在那卷竹简上,尤其是那行属于他自己的批注。他的手指缓缓地抚过竹简,感受着竹片微凉的触感,仿佛能够透过这薄薄的竹片,触摸到自己早已远去的青春岁月和那段充满峥嵘的时光。
“令祖……也是行伍之人?”王翦突然开口问道,他的声音平静而低沉,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韩信的头几乎要埋进胸口里去了,他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叫一样:“……是。祖父……曾经在楚军中担任过小吏。”说完这句话,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的目光飞快地在王翦身上扫了一下,然后像触电般迅速地低下头,仿佛害怕被王翦发现什么似的。过了一会儿,他才像是鼓起了勇气,又补充道:“后来……后来秦楚交战,家破人亡,小子我就流落到这里了……”
听到“楚军”这两个字,王翦的心中顿时升起了更多的疑惑。楚地……项燕……他不禁想起了那卷神秘的兵书。当年这卷兵书究竟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呢?会不会跟楚地有什么关联呢?
这个少年,他到底是怎么得到这卷兵书的呢?是偶然间发现的,还是有人故意将它送到他手中的呢?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少年又是什么身份呢?他会不会是别有用心之人派来的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