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众臣恍恍惚惚散了朝。
贾故随着人潮踱步,正深思出神,忽听身后脚步细碎,一名青衣小太监趋步赶上,拦在前路,打千儿道:“贾侍郎留步!殿下令小的送您出宫。”
贾故微一颔首,心底已猜出三分,怕是因为刚才自己和太子对视的那一眼。
果然,那小太监一边引路,一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细声笑道:“殿下说,请您放宽心。今日殿上风向,他心里有数。”
贾故嘴角扯出一点笑纹,抬眼望见远处杏黄伞盖在暑气里浮动,心知太子这是怕侧妃之父多心坏事,特遣人来稳一稳。
贾故当然宽心。
虽然迎春嫁了王行。
他小女儿配了太子做侧妃。
但贾故心里门儿清,皇位之争,说到底得靠太子自己真刀真枪去拼。
若本人立不住,只能宗室、勋贵为他们攒劲,也不过是扶一滩烂泥上墙。
到那个时候,外戚势大,贾故还怕太子与太子妃夫妻一体,把自己家送临亲王那边当大礼呢。
可面对东宫来使,面子上的戏还得唱足。
贾故轻叹一声,似自嘲又似掏心的和小太监说:“殿下睿智,自然谋定而后动。老朽这点杞人之忧,不过庸人自扰,叫殿下见笑了。”
小太监忙躬身,声音更软三分:“老大人言重了。您的情义,东宫上下都省得。殿下只道:天热路长,请老大人好生保养,且看来日呢。”
说话间已至午门暗道口,热风卷着宫墙热浪扑面而来。
贾故止步,从腰间荷包里摸一块金粽子来,不动声色塞进小太监手里,笑说,“劳公公替老夫回禀殿下,老臣省得。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东宫只管开口。”
小太监笑眯了眼,连声称谢,退后三步,转身一路小跑追向太子仪仗。
贾故立定,望着那道远去的杏黄背影,顺手拿荷包里的帕子抹了把额上细汗。
心里却叹息道,太子最好真有按下二皇子的后手,不然再掀起夺嫡之争。
荣府的轿子,经不经起再翻一次沟且先不说。
但贾故自己可是一个会因为不确定的未来,应激而提前下黑手的人。
就这样,贾故出宫门。
他正要与沈侍郎同乘凉轿回礼部官署,忽见刘侍郎先一步凑了过来,一把扯住贾故袖子,唤他,“道生,天气这般热,老夫做东,咱们去庆丰楼吃新浸的荷花酒。”
当然,他主要是让贾故请赵尚书一起来。所以他又说,“赵尚书如今是咱们吏部堂官,老夫仰慕其风采多日。如今同部为陛下尽忠,总算得偿所愿。少不得要借你的面子,请他同来庆贺一番。”
贾故有点嫌弃他这态度变的太快,就笑着眯着眼打趣他:“刘侍郎此时的敬仰之情,老夫瞧着倒比日头还烈。只是这话,你敢不敢到王阁老面前再复述一遍?”
刘侍郎不敢。但他了解贾故,所以他也摆出嫌弃的表情,说他,“你这老猢狲,专会拿我开心。等你跟我一样的时候,你也这样。”
贾故忍不住仰头笑了,回他一句,“确实如此。”
刘侍郎和他对视一眼,也忍不住笑了。
人有同样的目标,也许不能成为好友。
但是猥琐到一起去了。
就是会有点臭味相投的暧昧。
笑罢,贾故一甩袖子:“走,先寻赵尚书去!约酒也要看他空闲。”
刘侍郎忙不迭应声,两人并肩往刚和王阁老说完话的赵尚书那边去。
这时,吏部另一位侍郎也探头探脑地晃过来。
他笑得一脸春风:“二位要去叨扰赵尚书?下官正好同路,容我凑个趣。
贾故心里暗笑,方才殿上互别苗头,如今却苍蝇逐蜜。面上却和气说道:“同去同去,多个人多双筷子。”
说话间,赵尚书的轿子正好要走,被三人拦下。贾故抢先开口邀约:“庆丰楼荷花酒正好,老大人可要去饮一杯?”
赵尚书虽心情一般,但眼前围住他的三人,贾故不用多说,其他二位都是即将要接任的下属。
他们主动过来结识,这个面子赵尚书还是要给的。
他捋须笑应:“好!待今日散衙,要叨扰诸君了。”
约定好之后,赵尚书还要先回户部交接,先一步走了。
目送赵尚书远去,刘侍郎二人皆松了口气。
头顶上司新官上任,他们主动来打个招呼,互相给面,日后才好相处。
这时贾故一看,冯尚书和沈侍郎都没影了。
现在他好不容易让冯尚书分权。
可不能因为迟了一步回部里,再被冯尚书记一笔。
他赶忙也说要走。“二位且慢走,老夫得先回部里点个卯。赵尚书那里,待散衙后我自到。”
刘侍郎深知衙门深浅,笑道:“道生你快去吧,咱们懂规矩。”
贾故不再客套,撩起袍角小跑登轿,吩咐一句:“快回官署!别耽误。”
等贾故下衙后,贾故先去与赵尚书他们吃酒。
等晚些时候,贾璋提灯来接老父亲回府时,王行竟然也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