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月上中天。
王审知被兄长的亲兵引至中军大帐后的密室时,心中不免泛起几分疑惑。这处密室极为隐蔽,入口藏在兵器架之后,若非亲信指引,绝难发现。
"兄长。"王审知轻声唤道,只见王潮正对着一幅羊皮地图凝神沉思。牛油蜡烛噼啪作响,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帐壁上,随火光摇曳不定。
"明远,你来看。"王潮头也不抬,手指精准地指向地图上一处蜿蜒的海岸线,"这里是泉州港,闽地第一大港。据探子回报,守将廖彦若贪婪残暴,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早已失尽民心。"
王审知凑近细看,只见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在烛光下宛如斑斑血迹。
王潮突然抬头,烛光在他眼中跳跃:"王绪此人多疑残暴,近日越发乖张。跟着他,迟早会被拖累。我们兄弟要想在这乱世立足,必须另谋出路。"
王审知心中一震,手中的茶杯险些滑落。他从未想过兄长竟有如此深远的图谋。
"可是兄长,"他压低声音,"我们现在兵力不足,粮草匮乏,如何能..."
"兵力从来不是最关键的。"王潮打断他,将一卷竹简推过来。竹简边缘已被翻阅得有些磨损,显然被反复研读过,"这是你编写的《军中卫生三则》?"
王审知点头称是。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王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竹简上,"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少的资源维持更强的战斗力。其他军队因疫病减员三成时,我们却能保持九成战力!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王审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兄长这些日子对他的支持,不仅仅出于兄弟之情,更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密谈持续到深夜。当王审知走出密室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握紧袖中那张刚刚拟好的《卫生标兵评选细则》,兄长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先取泉州,再图福建。你的卫生之法,将是我们最锋利的武器。"
次日清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卫生标兵"评选活动正在举行,这是王审知为推广卫生防疫想出的新点子。
"各位弟兄!"王审知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声音清亮,"今日我们要评选出全军最讲卫生的标兵!"
他特意设计了三个奖项:最洁净帐篷奖、最佳洗手习惯奖、创意防疫方法奖。让人意外的是,这场原本只是为了推广卫生的活动,竟成了军中盛事。
当李百夫长宣布获奖名单时,台下爆发出阵阵哄笑。
"创意防疫方法奖——张三!"
只见一个年轻小兵咧着嘴走上台,露出一口用草木灰刷得异常洁净的牙齿:"报告王三郎!俺用您说的草木灰刷牙,现在牙不疼了!就是味道有点冲..."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还发现往草木灰里加点薄荷叶,味道就好多啦!"
全场笑作一团,连素来严肃的王潮也忍不住莞尔。王审知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颁发奖品——一张用竹片精心制作的"免值夜券"。
这个特殊的奖励立刻引发轰动,士兵们纷纷围上来询问:"王三郎,这免值夜券怎么才能得啊?"
"很简单!"王审知举起新制作的"卫生快板",用夸张的语调唱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水烧开才能喝,挖个深坑埋秽物,保你健康打胜仗!"
欢快的气氛中,没人注意到刘队正何时出现在会场边缘。他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王审知,又看看周围士兵们高涨的士气,黝黑的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当王审知开始演示如何制作"多层滤水布"时,他突然转身离去,背影在朝阳下拉得很长。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训练场上,王审知正在耐心教导士兵们制作简易滤水装置。
"先将细沙洗净晒干,与碎木炭分层铺在麻布袋中..."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注意每层都要压实,这样才能有效过滤杂质。"
士兵们围成一圈,看得目不转睛。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讲解。
"王三郎!刘队正请你去一趟!"亲兵神色慌张地跑来,手中还捧着一个沉甸甸的陶罐。
王审知心中一惊,跟着亲兵来到刘队正的营帐。帐内空无一人,只有陶罐放在案上,旁边压着一张字条:
"此乃王绪与秦宗权密信,或许对三郎有用。"
王审知揭开陶罐,倒吸一口凉气——里面竟是满满一罐黑火药!
他急忙解开密信,越看脸色越是凝重。原来王绪计划将他们这支疲惫之师作为炮灰,进攻黄巢军的精锐部队,以换取秦宗权的支援。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明远!"王潮带着李百夫长匆匆赶来,看到案上的火药罐,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看来刘队正终于做出了选择。"
他拿起那张字条,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动手的时候到了。"
夕阳西下时,一场以"卫生检查"为名的秘密会议在中军大帐召开。王审知看着帐内十几位百夫长,突然意识到:这场始于卫生防疫的变革,已经悄然演变成一场改变命运的革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