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城外的晨光刚穿透薄雾,赵烈麾下的漠北军便已列阵完毕。七千重甲骑兵玄甲如墨,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五千轻甲骑兵银鞍照路,马蹄踏地声整齐划一,汇成震彻四野的军威。囚车之中,刘宗敏身着囚服,手脚镣铐锁得严严实实,铁链摩擦间发出刺耳声响,昔日纵横河南的悍勇早已化为满脸的颓丧与不甘,他死死盯着赵烈的背影,眼中燃烧着怨毒的火焰,却只能被两名身强力壮的卫兵押着,随着大军缓缓前行。
赵烈勒马立于阵前,银枪斜倚马鞍,目光最后一次扫过陕州城楼。卢象升、张彪、田见秀三人仍凭栏挥手,青黑色的官袍在晨雾中猎猎作响,身影渐渐模糊。他心中默念:“河南之事已了,但愿三位将军能守住这片土地,让百姓远离战乱。”随即调转马头,玄色披风在风中展开,沉声道:“启程!”
大军浩浩荡荡,沿着官道向京城疾驰而去。沿途各州府官员早已接到八百里加急传报,纷纷在城外三里处摆下香案,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恭迎凯旋之师。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道路两侧,看着军容严整、秋毫无犯的漠北军,再瞧瞧囚车中狼狈不堪的刘宗敏,无不拍手称快。有曾遭农民军劫掠、家破人亡的百姓,甚至提着菜根、石块,哭号着想要上前泄愤,都被赵烈命亲兵温言拦下。
“乡亲们,”赵烈勒住马缰,声音透过亲兵的传话,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耳中,“刘宗敏作恶多端,害了无数百姓,自有朝廷律法明正典刑。我等军人,当守护百姓,而非纵容私刑。待回京之后,我定会奏请陛下,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斩首示众,以慰天下苍生!”
百姓们闻言,纷纷收起手中的东西,对着赵烈的方向拱手高呼:“镇国公英明!朝廷万岁!”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赵烈微微颔首,示意大军继续前行。一路之上,他并未因凯旋而放松警惕,一边督促将士们保持阵型、严守军纪,不准滋扰沿途百姓,一边翻看着沿途送来的公文,思索着回京后的事宜。崇祯皇帝对他寄予厚望,此次回京,除了详细禀报河南平叛之事,更要应对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尤其是户部侍郎王怀安,此人暗中勾结罗汝才,在平叛期间屡屡克扣粮草、拖延军械供应,给大军制造了诸多麻烦,若不将其绳之以法,日后必成大患。
“侯爷,”王勇策马来到赵烈身旁,压低声音道,“前方便是保定府,距离京城只剩三日路程。要不要派人先回京递个消息,告知陛下大军抵达的时日,也好让朝廷有所准备?”
赵烈点头道:“可。你挑选一名精干亲兵,快马加鞭前往京城,面呈陛下,就说臣赵烈率漠北军凯旋,已擒获河南逆首刘宗敏,河南局势已稳,陕西方面已交由巡抚孙传庭、总兵马守应与李自成协力安抚,不日便抵达京师,恭请陛下圣裁。”
“末将领命!”王勇调转马头,从亲卫中挑选了一名马术精湛、行事稳妥的士兵,低声嘱咐了几句,又递给他一枚刻着“镇国公府”字样的令牌,那亲兵立刻拍马疾驰,绝尘而去。
三日后,大军抵达京城郊外的良乡驿。此时的京城早已沸腾,崇祯皇帝接到消息后,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命文武百官前往城外十里长亭迎接凯旋之师。消息传开,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漠北军的风采,更想亲眼看看那搅动河南、让无数人家破人亡的逆首刘宗敏。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腰间系着玉带,神色难掩激动。他在殿内来回踱步,目光不时望向殿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扶手。自收到赵烈的捷报后,他便连日难眠,赵烈的胜利,不仅稳定了中原腹地,更给摇摇欲坠的大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得知陕西已托付给孙传庭、马守应与李自成协力处置,他更是松了口气——孙传庭沉稳有谋,马守应骁勇善战,李自成虽曾是流寇,但如今真心归降,熟悉陕西地形与流民情况,三人搭配,定能稳住陕西局势。
“陛下,镇国公赵烈率领漠北军,已抵达良乡驿,不日便至城外!”王承恩快步走入殿内,躬身禀报,声音中也带着几分喜悦。
崇祯皇帝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传旨,朕要亲自前往十里长亭迎接!”
“陛下,万万不可!”内阁首辅温体仁连忙上前劝阻,躬身道,“陛下乃九五之尊,万金之躯,岂能轻易出城?只需命百官前往迎接即可,陛下在午门等候便是,这也是合乎礼制的。”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温阁老此言差矣。赵烈平定河南大乱,擒获逆首,又妥善安排陕西事宜,让孙传庭、马守应与李自成协力安抚,立下不世之功。朕亲自迎接,既是对功臣的嘉奖,也是向天下昭示朝廷重视功臣、重振大明的决心!不必多言,摆驾!”
温体仁还想再劝,见崇祯皇帝态度坚决,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躬身退到一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