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强攻……
妶玉陷入了深思。
对于李书恒的判断,妶玉基本上也表示了认同,但是真的只有强攻这一个办法了吗?
最重要的问题是,南京城可不是一般的小城,又该如何确保在5、6个小时内攻进城内呢?
我方的优势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劣势在于时间压力,以及攻城兵力的不足。
要知道,攻城和野战不同,通常攻城方的兵力需要数倍于敌军,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攻得下城池。
例如这一时期明朝有两个着名的擅长守城的名将。
一个是郧阳总兵王光恩,此人早年跟随张献忠起兵反明,后来被招安成为官军,驻守郧阳。
1643和1644年李自成曾经两度亲率数十万大军围攻郧阳,而郧阳城内仅有王光恩部下一个营,三四千人,但李自成愣是没有攻破郧阳。
另一个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江阴81日,江阴典史阎应元,带领江阴百姓守江阴,清军围攻了81天才最终攻破城池。
要知道,江阴城内当时已经没有一兵一卒了,完全就是百姓,即便如此,清军也攻了81天!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在那个年代攻城其实还是很困难的。南明的一路溃败,主要还是地方军队抵抗意志不强,而不是城池一攻就破。
但是很明显,如今守城的是清军,阿山肯定不会像弘光那样不战而逃,而南京城的城防,也不知道要比郧阳和江阴坚固多少倍!
强攻,究竟又能有多大的胜算呢?
“邵尔岱,你说这阿山属于哪一类人?是聪明人,还是非常聪明的人?”
“这……末将不知殿下此话指的是何意?”
“嗯……这第一类人,就好像这位刘将军,好骗。”
刘良佐的脸瞬间臊得像猴屁股。
“第二类人么,聪明,从事谨慎,善于思考,不好骗。”
“而第三类人么,就像曹操,生性多疑,极难中计。”
“末将认为,阿山属于第二类。”
妶玉深思熟虑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向众人下达了作战指令。
1.命令高第部进攻城北神策门,多带旗帜,作为佯攻,吸引和分散清军守城兵力。
2.命令李书恒、刘良佐、周天进军城南,围攻城南三门,是为主攻。
3.妶玉亲自率领郝摇旗和邵尔岱,悄悄潜入到城东,等待合适的机会偷袭城东。
简单来说,就是给聪明人阿山准备了一个“计中计”。
等到开战时,城南先动手,而城北的高第部故意泄露行踪。
此时如果是刘良佐这种第一类人,就会认为城南是佯攻,吸引守城兵力去城南后,城北才是主攻。
而对于阿山这种聪明的第二类人来说,他就不会上当,他会认为这是敌军故意设下的圈套。
也就是说,阿山会认为城北故意露出马脚的才是佯攻,而城南看似佯攻,其实是主攻。
但实际上,城北和城南都是佯攻。
真正的主攻方向,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攻城的城东!
正常情况下来说,城东有玄武湖和紫金山的天险,天然是不适合部队攻城的。
因为如果在城东攻城,进攻方无法部署优势兵力,而在没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攻城,几乎是不可能胜利的。
但妶玉要的就是打破常规,就是这种不可能。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黄雀又焉知,猎人拿着猎枪在后面等着它呢?
随后,按照部署,众将带着军队悄悄地进入到了各自的位置。
凌晨2点,在人最疲惫的时间,随着城南李书恒的三声炮响,南京攻城战正式打响。
城墙上的守军在睡梦中惊醒,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给打懵逼了。
说句实在话,谁又能想得到,明军会进攻南京城呢?
这怎么可能嘛!
多铎有几万军队在南京西面的芜湖,而博洛还有几万军队在南京东面的苏州无锡一带。
更不用说,阿济格还有8万大军在围攻九江。
南明的军队面对清军,几乎可以说一触即溃,怎么可能会有明军来进攻南京城嘛!
阿山从睡梦中被亲兵叫醒,面对慌慌张张的亲兵,阿山倒是显得很镇定。
他相信,凭借南京的城防,自己手里还有三四千人,守到多铎和博洛的援兵到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敌军有多少兵力?”
“禀将军……天黑看不清,但是听炮声判断,敌军起码有20门红衣大炮,其余将军炮估计不下百门!看这火炮的密度,起码得有四五万军队!”
“胡说!南京乃是后方,王爷和贝勒二十万大军在附近,哪里来的四五万明军?!”
不过,亲兵也没有谎报军情,因为按照正常的军队火炮配置来看,这种密度的火炮攻击,四五万明军都算保守估计了,要是换做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二十万大军都没有这么多大炮!
他们没有想到,妶玉把整个军队超过一半的火炮都随船带了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