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内终于恢复了平静。李凌松了口气,对掌柜的歉意地笑了笑,付了饭钱和打碎碗的赔偿,也快步离开了悦来居。
他绕了几条街,确定无人跟踪后,向着之前那三名猎户离开的方向追去。他的敏捷远超常人,很快便在一条僻静的死胡同里追上了他们。
三人见李凌追来,立刻警惕地握住兵器。
李凌停下脚步,摘下斗笠,露出平静的面容,抱拳道:“三位兄台请了,在下并无恶意。方才之事,不过举手之劳。”
疤脸汉子打量着他,眼神惊疑不定:“你是什么人?为何要帮我们?”
“在下凌三,一个北边来的行商。”李凌微笑道,“帮三位,一是看不惯那纨绔仗势欺人,二来……也确实有事想向三位请教。”
“何事?”疤脸汉子依旧警惕。
“听闻三位方才提及嵩山猎事,尤其是那‘鬼见愁峡谷’……”李凌缓缓道,“在下有一远房亲戚,前些年避祸入嵩山,许久未有音信。家中老母甚是挂念,特托我此次前来寻访。听闻峡谷险峻,不知三位可否指点一二路径?必有酬谢。”他编了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三人对视一眼,神色稍缓。疤脸汉子沉吟道:“鬼见愁峡谷确实险恶,寻常人根本进不去。你那亲戚……莫非也是道上朋友?”他显然有些怀疑李凌的身份。
李凌苦笑:“实不相瞒,家舅早年曾习武,性子倔,得罪了人,才不得已入山避祸。具体详情,我也不甚了了,只知他可能投奔了一处叫‘卧牛寨’的地方?”他故意抛出一个模糊的地名(这是张良提供的王陵可能用的化名之一)试探。
疤脸汉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再次仔细打量李凌,半晌才缓缓道:“卧牛寨……没听说过。不过,鬼见愁那条路,最近确实不太平。奉劝一句,若无必要,还是别去为好。若真要去……”他顿了顿,“从此出南门,沿官道行二十里,见一三岔路口,走最破那条土路进山。遇溪溯流而上,见一瀑布后,向西翻过两座山头,能看到一片黑松林。林中有条隐秘小路,通往峡谷深处。至于里面有什么,就看你的造化了。记住,尽量避开巡山的赵贲军。”
他虽未承认,但给出的路径却极为详细,远超一般指点,显然已有所猜测,却不愿点破。
李凌心中大喜,知道找对了人!他拱手深深一揖:“多谢兄台指点!感激不尽!”说着,从怀中取出两锭银子(约十两)递过去,“区区薄礼,聊表谢意,还请笑纳。”
疤脸汉子看了看银子,又看了看李凌,最终伸手接过,掂量了一下,露出一丝笑容:“看你也是个懂规矩的。某家姓胡,排行老三。若真能进山找到人,或许……日后还有相见之日。告辞!”说罢,不再多言,带着两名同伴迅速消失在巷弄深处。
李凌站在原地,默默记下胡三所说的路径。虽然依旧模糊,但比起大海捞针,已然有了明确的方向。这阳翟城,果然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交错。而自己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雪渐渐大了。酉时将至,他需去丰昌号取备好的物资,然后,便是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那座隐藏着王陵和未知风险的嵩山。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祖凌公孤身入阳翟,洞察秋毫。时赵贲据城,粮秣困窘,民心浮动。公暗访丰沛商社,得其实情;又于市井之中,巧遇嵩山游侠胡氏,以智勇折之,得窥入山秘径。公之胆略机变,于细微处见真章。”
官方史·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注):“汉王二年冬,颍川未定,秦将赵贲拥兵阳翟,然粮馈不继,军心渐弛。时有豪杰隐于嵩岱,观望时变。” (按:未直接记载李凌之行,但背景相符)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尝化名行商,游于阳翟。遇恶少欺凌,帝展神通,以铜钱击穴,以汤水障目,解纷争于无形,显仁心于微末。又感化游侠,指点迷津,乃天意使然。”
野史·嵩岳传奇:“闻汉王有密使,年少俊彦,武艺超群。于阳翟悦来居,以一碗豆饭智退纨绔朱璨,又以十两纹银结纳游侠胡三,得入嵩山秘径。或云此使者乃日后昭武王之初影也。”
(第十四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