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亩土地如同巨大的棋盘,在“天、地、人、和”的编号下铺陈开来,等待着耕耘的力量。然而,整合土地仅是第一步,要将这片希望的田野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丰收,离不开至关重要的畜力——牛。在农耕时代,牛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比土地更显财富的硬通货。一场蝗灾,不仅啃光了庄稼,更使得本就珍贵的耕牛数量锐减,或被宰杀充饥,或被变卖度日。如今,放眼七村,健壮的耕牛屈指可价,且价格高昂得令人咋舌,绝非刚刚起步、囊中羞涩的巾帼农社所能轻易购置。
寻常路径走不通,赵小满便将目光投向了非常之地。她想起之前为制毒饵曾与县衙兵房书吏打过交道,隐约听闻本县靠近北疆,时有边境退换下的军马、军牛经由官方渠道流入民间。军牛?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她的脑海。军中之牛,虽未必适合精细农作,但必定耐力惊人,能负重,能拉犁,且因是退役,价格或许比民间耕牛低廉许多!
事不宜迟,赵小满立刻动身再赴县城。她没有直接去县衙,而是通过王二婶的一位远亲,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位专司从官府手中承接处理退役军畜贩卖的老兵。此人姓韩,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性情却意外地爽直,在城郊开着一处不大的牲口集市。
赵小满说明来意,韩老兵眯着眼打量了她许久,才嘶哑着开口道:“丫头,军牛是有,膘情也还凑合。但你可想清楚了,那帮丘八爷使唤出来的牲口,性子烈,认生,不像农家牛那么温顺听话。而且多是拉辎重车的,犁地未必在行。”
“韩大叔,性子烈不怕,农社姐妹有的是耐心驯化。力气大、能干活就行!”赵小满语气坚定,“还请大叔带我们看看货,价钱好商量。”
韩老兵见她说得诚恳,便领着她们去了城外的临时围场。只见几十头体型硕大、骨架粗壮、毛色混杂的牛只散养其中,大多神情警惕,眼神带着几分沙场下来的野性与漠然,脖颈上还残留着缰绳磨出的厚茧。虽略显瘦削,但肌肉线条分明,确非寻常农家牛可比。
赵小满心中暗喜,这正是农社需要的“铁牛”!经过一番艰苦的讨价还价,最终,农社几乎动用了所有前期积累的微薄资金,并承诺用秋后一部分粮食抵扣,才从韩老兵手中购得了十五头状态相对较好的退役军牛。
当这十五头庞然大物被赶回赵家屯时,整个屯子都轰动了。孩子们兴奋地围着牛群奔跑尖叫,大人们则远远站着,指指点点,目光中充满了惊奇与疑虑。这些牛显然不适应宁静的乡村,不时发出低沉焦躁的哞叫,蹄子不安地刨着地面。
如何驯服这些“老兵”,让它们为农社所用?又如何让它们成为农社的象征,而非简单的牲口?
赵小满再次展现了她超越常人的魄力与远见。她并未急于将牛分给各家使用,而是下令在“人字区”边缘,紧急搭建起一座宽敞结实的集体牛棚,将所有军牛集中圈养。同时,她请来了屯里最有经验的几位老农(其中不乏最初对立身堂抱有偏见者),与社内胆大心细的妇人组成“驯牛小组”,每日用草料、清水耐心安抚,慢慢引导它们适应新的环境和农具。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步,紧随其后。赵小满请屯里手艺最好的铁匠,打造了十五枚式样统一的铜铃,铃身刻有简单的云纹。又请一位曾学过几天雕刻的老匠人,用烧红的烙铁,在每一头军牛的额头左侧,小心翼翼地烙上了一个清晰的图案徽记——
那是一个由一束饱满麦穗环绕着一具简洁犁铧的圆形图案!麦穗象征丰收与根本,犁铧代表耕作与开拓。这便是赵小满为巾帼农社设计的徽记,简单,却意义深远。
“从此,它们不再是军牛,是咱们巾帼农社的‘巾帼牛’!”赵小满抚摸着其中一头刚刚烙上印记、显得有些焦躁的牛颈,声音清晰地对围观的社员们说道,“这烙印,是它们的身份,更是咱们农社的旗号!走到哪里,人们都知道,这是咱们姐妹的牛!”
接着,她又拿起一枚铜铃,轻轻系在一头牛的颈下。“这铃铛,不仅是方便寻找,更是咱们农社出工的号令!今后,每日破晓,牛铃响起,便是咱们农社社员上工之时!”
翌日,天光未亮,夜色尚浓。赵家屯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
突然——
“叮铃……叮铃铃……”
清脆、悠扬的铜铃声,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一声接一声,从集体牛棚的方向传来,如同金石相击,充满力量感,传遍了屯子的每一个角落。
这铃声,不同于往日各家各户零散、微弱的牲畜动静,它是统一的、集体的、充满宣告意味的!
牛铃破晓!
随着铃声,早已起身准备的农社妇人们,迅速从各家各户走出,她们穿着利落的短褂,肩上扛着统一的农具(由农社统一添置),如同听到集结号的士兵,从四面八方汇聚向牛棚。点燃的火把照亮了一张张虽然疲惫却充满干劲的脸庞。
解缰绳,牵耕牛,套犁具……动作虽然还显生疏,却井然有序。很快,一支由妇人和“巾帼牛”组成的耕作队伍,在晨曦微露中,踏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编号整齐的田野进发。
牛铃叮当,脚步铿锵。这支奇特的队伍所过之处,惊醒了无数尚在睡梦中的人。男人们披衣起身,推开窗户,望着那在晨雾中渐行渐远的背影,听着那清脆的、仿佛预示着某种新秩序开始的铃音,脸上神色复杂难言。有震撼,有不解,有失落,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
从此,每日破晓时分,赵家屯乃至周边村落的人们,都能听到那象征着巾帼农社集体出工的、独特的牛铃声。它取代了以往的鸡鸣犬吠,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时间刻度,也宣告着一个由女性主导的、高度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时代,正随着每一次铃响,扎实地走向现实。那额烙“巾帼”徽、颈系统一铃的退役军牛,不仅是劳作的工具,更是农社凝聚力与崭新气象的活生生的象征。
喜欢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