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教得好。”林清音微微脸红,却目光坚定。
“那就,”江以辰重新启动车子,嘴角勾起一抹带着战意的弧度,“陪我去会会这位‘音乐哲学家’。”
次日下午,江以辰位于市郊、设备顶级的私人工作室。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多余的观众,只有相对而坐的三人。一身严谨西装、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冯·卡恩先生,以及站在设备前的江以辰和抱着古筝的林清音。
江以辰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构思,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进入了“对话”环节。
他坐到那套复杂的电子打击垫和合成器后,林清音则在准备好的古筝前坐下。
江以辰起手,是一段低沉、充满宿命感、模仿瓦格纳式铜管的电子音色,如同《诸神的黄昏》序幕。沉重,压迫,带着西方悲剧式的宏大叙事。
紧接着,林清音的指尖动了。清越的古筝音色,如同东方竹林间的清风,带着五声音阶特有的空灵与韧性,以一种看似柔弱、却无比坚定的姿态,切入那片沉重的音响之中!她没有遵循固定的旋律,而是随着江以辰节奏的变化,即兴地回应、缠绕、甚至偶尔发起挑衅般的突进!
这不是合奏,这是一场发生在声音维度的哲学辩论!
江以辰的电子节奏时而如钢铁洪流,试图吞噬一切;时而又化作冰冷的数学序列,充满理性的秩序。而林清音的古筝,则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以柔克刚;或如同太极推手,借力打力;偶尔又会爆发出如同金石撞击般的强音,展现东方文化中不屈的风骨。
两人之间甚至没有眼神交流,全部的身心都沉浸在音乐的流动与对抗中。汗水从江以辰的额角滑落,林清音的指尖在琴弦上飞舞,偶尔会因为激烈的即兴而出现细微的偏差,但那份真实、投入、甚至带着些许“毛边”的碰撞感,却恰恰构成了最动人的部分。
冯·卡恩先生从一开始的严肃审视,到渐渐坐直了身体,眼神中流露出惊讶、欣赏,最终化为一种沉浸其中的震撼。他仿佛真的看到了两种古老文明在音乐中的交锋与融合,看到了年轻一代音乐人打破壁垒的勇气与探索。
当最后一段,江以辰的电子音效化作类似宇宙背景辐射般的微弱噪音,而林清音的古筝以一个悠长、带着无限遐想的泛音收束时,整个工作室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
冯·卡恩先生缓缓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再抬起头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Bravo!(太精彩了!)”他用力地鼓着掌,站起身,目光在江以辰和林清音之间来回扫视,“这不是表演,这是一次……灵魂的交流。江先生,林小姐,你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层次的、充满张力的对话!这比任何商业计划书,都更能让我相信,与拥有如此开放和创造性思维的伙伴合作,前景是光明的!”
他走上前,郑重地向江以辰伸出手:“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谈谈‘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细节了。当然,这次是建立在,对彼此核心价值的真正理解和尊重之上。”
危机,在音乐无声的力量下,出现了转机。
送走冯·卡恩先生,工作室里只剩下江以辰和林清音两人。激战后的疲惫与兴奋同时涌上。
江以辰走到林清音面前,看着她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亮得惊人的眼睛,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用力将她拥入怀中。
这个拥抱,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
“谢谢你,音音。”他在她耳边低声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谢谢她的智慧,谢谢她的勇气,谢谢她在他最抗拒的时刻,和他并肩站在了一起,用他们最熟悉也最热爱的方式,化解了僵局。
林清音回抱住他,把脸埋在他带着汗水和电子设备气息的胸膛,轻声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要并肩上。”
这一次,他们联手,不仅守护了彼此的爱情,更在现实的危机中,用音乐赢得了尊重,也完成了各自的成长。
他学会了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以更成熟的方式承担责任。
她则证明了,她的光芒,不仅能照亮自己的舞台,也能成为他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四十二集 完)
下一集预告: “阿尔忒弥斯计划”危机解除,江以辰与家族关系出现缓和迹象。而林清音在实验乐团的表现越发耀眼,获得了参与国家级重要外事演出活动的机会!然而,在演出人员名单最终确认前夕,一个关于她“资历尚浅、依靠关系”的旧调重弹再次出现……面对更高层面的审视与竞争,她将如何扞卫自己的资格?
喜欢学长,这里不可以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学长,这里不可以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