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平凡日子
惊蛰过后的花林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新芽的清香。村东头那棵百年铜钱树下,新栽的七色梅已经长到了齐腰高,嫩绿的叶片在晨光中泛着晶莹的光泽。
煜霄早早地就在树下支起了他的小摊。一张老旧的榆木桌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药材和银针。他今天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
“煜大夫,早啊!”伴随着这声清脆的问候,村里的王婶如往常一样,挎着她那装满新鲜蔬菜的菜篮子,步履轻快地从煜霄的医馆前经过。
煜霄闻声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他的眼睛在清晨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清澈的琥珀色,宛如融化的蜜糖一般,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
王婶见状,停下脚步,将菜篮子轻轻放在地上,然后从里面掏出一个小巧的布包。她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的结,露出里面嫩绿的艾草。
“这是昨天说好的艾草,我特意去后山采的,新鲜着呢。”王婶笑着说道,眼中透露出对煜霄的信任和友好。
傍晚的霞光像一层温暖的金纱,轻轻笼罩着老街的尽头。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淡淡的花草味,偶尔夹杂着几声归巢鸟儿的鸣叫。煜霄坐在自家小院里那张吱呀作响的竹椅上,手里捧着一个用旧布精心缝制的包裹。他微微倾身,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上系着的麻绳,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布包里是一小捆翠绿的植物,叶片上还挂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浓郁而清冽的草药香气。煜霄凑近了些,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嗯,品质不错。”他轻轻点头,指尖拂过叶片,感受着那独特的纹理和韧性,“正是时候,药力正足,正好可以用来给李大爷做艾灸。”他的目光望向院墙外那条通往老城区的小路,眼神里带着一丝关切和期待。
“哎,说起李大爷,”旁边厨房门“吱呀”一声开了,王婶端着一碗刚出锅的青菜豆腐,热气腾腾的,走了出来。她注意到煜霄手里的艾草,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脸上带着几分神秘和担忧,“他那风湿好些了吗?最近天儿转凉,可别又犯了。”
煜霄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好多了。”他回答得有些迟疑,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上次用艾灸和药浴调理了一段时间,确实缓解了不少。特别是关节处的僵硬感,轻了许多。不过,天凉了,还是得注意保暖,不然容易反复。”他顿了顿,补充道,“人老了,这风湿就像影子一样,很难彻底断根,只能尽量控制。”
王婶叹了口气,将碗放在旁边的石桌上,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唉,是啊,李大爷都八十好几了,一把老骨头,受罪啊。他一个人住,儿女又不在身边,我们街坊邻居都挺惦记他的。”她语气里充满了邻里间那份朴实而真切的关怀,“上回你给他针灸,那手法真是绝了,看着他疼得龇牙咧嘴,后来又舒坦下来的样子,我们都替他高兴。”
煜霄被王婶的话逗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显得更加温和。“王婶您过奖了,那是应该的。邻里之间,互相照应着点。”他低下头,目光扫过自己穿着的粗布衣裳,那是他日常行医、采药时最喜欢的打扮,方便活动,也沾染着自然的气息。
就在这时,煜霄似乎想起了什么,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在屋内逡巡。他轻轻“咦”了一声,然后从桌子底下摸索着,搬出一个巴掌大小、雕刻着简单花纹的旧木盒。盒子是深褐色的,边缘有些磨损,显然用了不少年头,但擦拭得很干净,透着一股古朴的质感。他打开盒盖,里面整齐地放着几块颜色深浅不一、带着草药气息的软膏。
“这是我新配的药膏,”煜霄拿起其中一块,递到王婶面前,声音放得更低了些,带着嘱托,“麻烦王婶顺路带给他,早晚各涂一次。这膏药对风湿关节疼痛有奇效,尤其适合老人家用,温和不刺激。”他的眼神诚恳而专注,仿佛那药膏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您跟他说,涂之前先用热水泡泡脚,或者用热毛巾敷一敷患处,这样药效更容易渗透进去。”
王婶接过木盒,入手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握住了一份责任和温暖。她仔细看了看那药膏,又抬头望向煜霄,感激地说:“哎呀,煜霄,你真是太有心了!这药膏肯定很贵吧?还专门为李大爷配的。”她有些过意不去,“这怎么好意思呢,老是麻烦你。”
煜霄摆摆手,笑容更加温和了:“王婶您说哪里话,都是街坊邻居的,举手之劳而已。李大爷平时也帮了不少忙,他以前是木匠,手艺好,我们家院子里的那扇雕花门,还是他帮忙修的呢。”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这也是我父亲留下来的方子,用些普通的药材,成本不高,主要是用心。”他看着王婶,眼神里带着一丝期许,“您方便的话,就今天晚上带过去吧?趁热乎,药效更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岭南花林诡事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