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旷野上的一切,卷起地面冰冷的积雪,劈头盖脸地砸来,带来刺骨的疼痛。许攸和许安二人,牵着两匹因连日奔波而疲惫不堪的驮马,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荒芜人烟的山脊小道上。他们已经连续逃亡数日,严格遵守着昼伏夜出的准则,专挑那些连猎户都罕至的偏僻路径。渴了便胡乱啃几口肮脏的雪团,饿了只能咀嚼些冻得硬如石块的干粮,身体早已冻得麻木,唯有胸腔中那股求生的本能与熊熊燃烧的不甘怒火,支撑着他们不断向前。
“叔父,再往前……就该走出冀州边界,进入河内郡的地界了。”许安喘着粗重的白气,声音在呼啸的风中显得断断续续,“我们是继续向西,尝试投奔吕布,还是转向南面,设法渡过黄河……去寻找曹操?”
许攸停下沉重的脚步,费力地挪到一块能稍挡寒风的巨大山石后面,摘下头上那顶已经冻得僵硬、结满白霜的皮帽,露出一张饱经风霜、憔悴不堪却依旧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脸庞。他大口呵出团团白雾,目光先投向南面隐约的方向,又缓缓转向西方,脑海中两个选择正在激烈交锋,每一个利弊都在逃亡路上的无数个不眠之夜里被反复掂量。
投奔谁?
这关乎他身家性命与未来前途的抉择,必须慎之又慎。
吕布?
优势似乎触手可及。吕布如今兵锋正盛,声势浩大,掌控司隶、并州、南阳要地,更挟持着天子,虽未明言,实则已有号令诸侯之势。从地缘上看,河内郡是距离最近、最容易抵达的吕布势力范围。而且,吕布麾下虽猛将如云,但顶尖的、能够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的谋士,似乎仅有贾诩一人较为突出。他许攸若此刻前往,凭借其过往名望与自认的才智,或许能迅速占据一个重要席位,获得重用。
然而,劣势同样清晰且致命。吕布此人,勇武冠绝天下不假,但其性情反复,行事往往出人意表,难以常理揣度,且极为看重实际利益。自己如今仓皇来投,两手空空,仅凭一番口若悬河的说辞和尚未经过验证的“满腹才华”,未必能立即赢得其信任和重用。更关键的是,吕布与袁绍当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并州一线,战场相对固定。他许攸所掌握的河北核心机密——尤其是关于南部防线、针对兖州方向的部署、以及袁绍集团内部最深刻的矛盾与弱点,对于志在并州的吕布而言,其价值恐怕要大打折扣。吕布眼下更需要的是能够帮他稳定新得之地、理顺内政的人才,或是像贾诩那般善于全局布局、手段老辣谋士,而自己所长在于军略奇谋、临机决断,以及对特定对手尤其是曹操的深入了解,这些在吕布现有的战略框架下,未必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曹操?
此路风险巨大,堪称九死一生。首先需要穿越目前由吕布势力影响的河内郡,此地虽有李肃坐镇,管控严密,民生恢复迹象初显,但边缘地带或有机可乘。然后还需设法渡过那条被各方势力严加监视、关卡林立的黄河天堑,才能进入曹操的控制区。这途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被巡哨擒获,都将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且曹操目前形势确实窘迫,新败于袁绍,士气受挫,西面承受着吕布的巨大压力,东边还有刘备不断滋扰,内部财政也因吕布的经济手段而捉襟见肘,可谓内外交困,风雨飘摇。
但是!机遇也正孕育在这巨大的风险之中!
首先,曹操是他旧日相识,虽然后来各为其主,分道扬镳,但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了解对方的才能与脾性。曹操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其用人之大胆、容人之气量,绝非外宽内忌的袁绍所能比拟。他许攸在此刻前往,无异于雪中送炭!曹操正处于极度渴望打破僵局、获取关键情报、给予袁绍致命一击的时刻!
其次,他许攸对于曹操的价值,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河北大地的山川险要、兵力布防图,更是袁绍集团内部盘根错节的派系矛盾、核心决策机制的运作方式、关键粮草囤积的精确地点、乃至重要将领各自的性情癖好与能力短板!这些深入骨髓的情报,足以让曹操在面对袁绍时,拥有近乎洞悉其五脏六腑的优势!他可以指引曹操精准地找到河北漫长防线上最脆弱的那一处关节,可以献策如何巧妙利用袁谭与袁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指出哪一条粮道防守最为松懈、最容易实施致命袭击……所有这些,都是能够立刻转化为战场胜势、决定大局的珍贵筹码!
最后,也是最为炽烈的一点——那复仇的快意与宣泄!袁绍、审配、逢纪……那些羞辱他、排挤他、最终将他如同敝履般抛弃的人!他要亲眼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败亡,看着曹操在他的精心谋划下,如何将那个外强中干的河北巨人肢解、吞噬!这种精神上的巨大满足与复仇的实现,是投靠吕布无论如何也无法给予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