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已经安排了人,” 刘嬷嬷答得干脆,“苏姑娘这几日除了去御前侍墨,就是在自己院里看书练字,没见外人。至于家书,倒是托驿站送过一封,不过咱们的人查了,就是些寻常的问安话,说宫里一切都好,让苏大人放心。”
“放心?” 淑妃冷笑,“等咱们的东西送上去,他想放心也难了。”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冷风灌进来,吹得她鬓角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远处的角楼在暮色里显出模糊的轮廓,飞檐翘角,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正冷冷地看着这宫里的起起落落。
“对了,” 淑妃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向刘嬷嬷,“前几日让你寻的那支百年老山参,送过去了吗?”
“送了,给了养心殿的张总管,说是娘娘您特意寻来给陛下补身子的。” 刘嬷嬷笑道,“张总管说了,陛下这几日为了皇后的事熬夜批奏折,眼下都青了,正需要这个呢。”
淑妃满意地点点头。陛下近来心烦,最忌讳旁人提皇后的事,与其像贤妃那样急着表忠心,不如做点实在的。她知道陛下爱吃甜食,特意让小厨房做了桂花糕,明早送去养心殿;知道陛下夜里看书费眼,让人寻了最好的夜明珠,镶在书房的灯盏上。这些事看似琐碎,却最能暖人心 —— 尤其是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候,一点细微的关怀,往往比千言万语更管用。
“还有,” 淑妃又道,“让采月去碎玉轩一趟,送两匹新得的云锦过去,说是‘前几日陛下赏的,想着苏姑娘喜欢这些鲜亮的颜色,分她两匹做件新衣裳’。”
刘嬷嬷愣了一下:“娘娘,这时候送东西给她…… 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们跟她走得近?”
淑妃瞥了她一眼,眼底带着几分嘲弄:“走得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要让所有人都觉得,她和苏凝是 “交好” 的,等将来苏凝出事,谁也不会怀疑到她头上。再者,那云锦是江南织造新贡的,上面绣的缠枝莲,跟苏学士去年给陛下贺寿时送的那幅屏风上的花样,几乎一模一样 —— 送这个去,既是示好,也是暗暗提醒苏凝:你的根,在你父亲那里;而你父亲的命,很快就要捏在我手里了。
刘嬷嬷瞬间明白过来,忙躬身应道:“老奴这就去安排。”
淑妃重新坐回软榻上,窗外的灰鸽已经飞走了,只留下几粒散落的谷米。她拿起那本《汉宫春晓图》,指尖停在画中一处宫殿的飞檐上 —— 那檐角的铜铃,和坤宁宫的一模一样。
她想起刚入宫时,皇后还笑着拉她的手,说 “妹妹聪慧,将来定能帮本宫打理好后宫”。那时的她,确实想过安分守己,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或失宠、或病逝,看着陛下对新人的新鲜劲儿一阵换过一阵,她才明白,安分守己的人,在这宫里是活不长的。
皇后的错,不在于贪腐,而在于太蠢,以为娘家势力大就能高枕无忧;苏凝的错,也不在于恃宠而骄,而在于太碍眼,挡了她的路。
风又起了,吹得窗纸簌簌作响。淑妃合上画册,殿内的烛火跳了跳,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像一头蓄势待发的孤狼。
她知道,快了。等坤宁宫的梧桐叶落尽,就是她收网的时候。到那时,这紫禁城的风,该往她这边吹了。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深宫孤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