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四年,十月初四。
经过前三日体能考核的残酷筛选,京师大校场内的气氛为之一变。近六千名武生的黯然离去,使得留下的四千余人显得愈发精悍、锐利,空气中弥漫的已不仅仅是紧张,更添了几分跃跃欲试的兴奋与昂扬的战意。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接下来的传统武艺考核,才是真正展现他们多年所学、一较长短的舞台!
校场东侧,早已布置妥当的骑射区和步射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今日,这里将上演力量、技巧与勇气的直接碰撞。
第一项:骑射考核。
考核区域设有一条长达三百步的笔直驰道,两侧设有不同距离、高低错落的固定草靶,以及由人力通过绳索滑轮控制的左右横移的移动靶。考核要求:骑马奔驰全程,射固定靶至少三箭,射移动靶至少两箭,中靶多且要害区域命中率高者为优。
晨曦中,战马嘶鸣,蹄声如雷。第一批百名武生,自备或由兵部提供战马,在起点线勒紧缰绳,检查弓矢,目光锐利地望向远处的靶标。
“击鼓!开始!”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急促的战鼓声擂响!
“驾!”
百骑如同离弦之箭,猛地窜出驰道,卷起漫天烟尘!
瞬间,高下立判!
边军出身骑士们一马当先!他们人马合一,身体随着战马的奔腾自然起伏,仿佛粘在马背上。开弓、搭箭、瞄准、撒放,动作流畅迅捷,毫无迟滞!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张献忠,他伏低身体,几乎贴在马颈一侧,口中发出呜呜的怪叫,在高速奔驰中连珠发箭,“嗖嗖嗖”三箭,皆狠狠钉入百步外固定靶的红心,箭杆兀自颤抖!射移动靶时,他更是展现出狂野的预判能力,箭矢如同长了眼睛,精准地拦截命中,引得围观人群爆发出阵阵喝彩!
“好!好一个骑射之术!”阅兵台上,一位老将军忍不住抚掌赞叹。
皇帝朱啸通过望远镜看着,微微颔首:“张献忠此人,虽性如烈火,桀骜不驯,然这马上功夫,确是于尸山血海中练就的真本事。”
高杰的表现同样惊人。他的风格与张献忠的狂野不同,更显沉稳迅猛。他控马极稳,开弓如满月,箭出似流星,每一箭都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中靶之声沉闷有力,往往将草靶射得剧烈晃动甚至破裂,显示出惊人的臂力和箭矢穿透力。
“此子劲力十足,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将材料。”兵部尚书王在晋点评道。
李过则展现出另一种风格。他沉默寡言,眼神专注如鹰,控马节奏极佳,总是在最稳定的瞬间撒放箭矢,命中率奇高,虽不如张、高二人炫目,却稳扎稳打,毫无失误,显示出超越年龄的冷静与沉稳。
就在这马蹄翻飞、弓弦震响之际,那几位藩王之后的表现,亦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朱常汐骑在一匹颇为温顺的驮马上,脸色依旧有些发白。他深知自己骑术和臂力均非所长,便早早打定了主意。“不争馒头争口气,过关即可,过关即可…”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仔细观察着前方移动靶的规律。轮到他时,他并不追求速度,而是控马小跑,专挑那看似缓慢、轨迹固定的靶子下手,开弓时更是充分利用腰腹的摆动借力,虽每一箭都射得惊险万分,竟也让他勉强射中了三个固定靶、一个移动靶,堪堪达到最低要求。一下马,他便长舒一口气,对身旁的朱由桦苦笑道:“由桦兄,这可比背书难多了,小弟这胳膊怕是已不属于自己了。”
朱由桦闻言,眼珠一转,嘿嘿笑道:“常汐兄何必妄自菲薄?能过便是本事。瞧我的!”他早已挑了一匹据说最温顺的官马,又暗中塞给负责安置移动靶的辅兵一小锭银子。上马后,他并不急于奔驰,而是控缰缓行,专等那移动速度最慢、甚至偶尔会卡顿一下的靶子出现,方才施射。他的箭术本就稀松,但凭借这等取巧之法,竟也让他蒙中了四箭,虽有一箭脱靶得离谱,却也超额达标。他得意洋洋地溜回出发点,对着朱常汐挤眉弄眼:“如何?脑子可比死力气好使多了!”
朱华堞则与他们截然不同。他自备了一匹神骏的枣红马,翻身而上时动作矫健。听得鼓响,他猛夹马腹,疾驰而出,虽不如边军老卒那般人马一体,却也颇具威势。开弓放箭之际,力道十足,动作刚猛,显是下过苦功。“吾辈宗室,岂能落于人后!”他低吼着,连发数箭,虽因马背颠簸和紧张,有一箭脱靶,另一箭只擦边而过,但剩余三箭皆深深钉入靶心附近,移动靶也中了一箭,成绩可谓良好。他收弓回撤时,目光扫过方才取巧的朱由桦,冷哼一声:“雕虫小技,徒惹人笑!” 朱由桦却只是撇嘴,不以为意。
勋贵子弟们则良莠不齐。如徐胤爵、刘肇基等确有真才实学者,弓马娴熟,动作潇洒,成绩不俗,引来不少赞叹。但亦有更多人骑术生疏,控马不稳,在颠簸的马背上根本无法瞄准,箭矢歪歪斜斜地飞出,甚至有人脱靶箭射向了警戒的天命军方向,引来一阵惊呼和呵斥,狼狈不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