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四年,九月初,奉天殿。
一场关乎大明未来军事战略、人才选拔与军制根本变革的激烈廷议,正在这象征着最高权力的殿堂内进行。殿内气氛庄重肃穆,又隐含着一丝变革前的紧张。
天启皇帝朱啸高坐于金台御座之上,十二旒白玉珠垂落,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兵部给事中傅宗龙身上。
傅宗龙会意,手持玉笏出列,声音洪亮:“陛下,臣傅宗龙有本奏!”
“讲。”
“陛下圣明,文治武功,远超历代。自陛下临御以来,整饬武备,革新军制,平定四方,开疆拓土。今辽东已靖,漠南臣服,乐浪省(原朝鲜)已归王化,由乐浪王镇守,但缺少将领,东海倭寇荡平在即,台湾收复指日可待!”傅宗龙先是颂圣,随即话锋一转,言辞恳切而激昂,“然,陛下之雄心,岂止于此?西南土司时有反叛需靖,西洋波涛待涉,东瀛之患未绝! 凡此种种,非但有赖于陛下圣断、新式军械,更需要良将贤才,为国前驱!”
他声音陡然提高,直指核心:“然,观我大明当前军制,五军都督府旧制已弛,权归兵部,然选拔机制仍多沿旧习! 将才之选,或局限于京营、边军系统,难以满足陛下宏图之需!放眼长远,为陛下宏图伟业计,为大明万世太平计,臣恳请陛下——特开恩科,大设武举! 此番武举,当扩大规模,提高规格,彻底革新科目!不仅考校弓马骑射、膂力武艺,更需增考兵法韬略、地理水文、算术测绘、乃至新式火器、舰船操控之科!以此广纳天下英才,无论出身,但有真才实学,皆可脱颖而出,为国效力!”
“更为重要的是,”傅宗龙语气加重,“此番武举,亦当成为彻底整顿全国军务、改组军制之开端!优胜者,不仅授以官职,更可择优进入皇家陆军军官学堂及帝国海军军官学堂深造,系统学习新式战法,以为未来全军军官团之骨干!以此,打破旧有窠臼,重塑我大明军队之脊梁!”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
“臣附议!”新任辽国公卢象升第一个站出来,声若洪钟,“陛下!傅给事中所言,直指要害!旧有军制,积弊已深!如今大明兵锋正盛,然欲经营四海,非有通晓兵法、熟悉地理、善用新器之职业军官不可!大开武举,广纳贤才,正可为此提供源源不断之新鲜血液!此乃强军之本,臣万分赞同!”
“臣亦附议!”另一位功勋卓着的将领,冠军侯曹变蛟跨步出列,声如洪钟,“陛下!末将乃陆战野路子出身,深知战场搏杀,勇武虽重,然排兵布阵、协同攻坚,更需精通兵法、善用地利之将才!武举广开才路,正可为我陆军选拔此类良将,未来驰骋寰宇,无往不利!”
紧接着,如安远伯孙传庭(兵部侍郎)、定边伯周遇吉等一批凭借新式战法和军功崛起的陆军将领纷纷出列表示支持。
此时,一位身着独特海军将官礼服、气质精悍的中年将领昂然出列,正是帝国海军陆战队首任提督、授靖海将军衔的俞咨皋!他声音沉稳,却带着海军特有的自信:“陛下!臣俞咨皋,代表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全力附议!”
他环视一周,继续道:“陛下,海军及陆战队之兴,远超常人想象!自天启八年陛下密旨开办帝国海军军官学堂至今,已历六载寒暑!如今,福建水师、南京水师主力战舰,已多为标准74炮战列舰!此等艨艟巨舰,三层炮甲,操控繁复,非经严格系统训练之专业军官不能驾驭!海战之道,更非陆战,需通天文,晓地理,精测算,善决断!此番武举,正可公开选拔有志于万里波涛之英才,入海军学堂深造,以期未来能指挥巨舰,纵横四海,为陛下开疆拓土!臣期盼已久!”
俞咨皋的话,透露出的信息令人震撼,也让众人对海军如今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文官集团的反应却复杂得多。
“陛下!臣以为此事需慎之又慎!”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面色凝重,出列反对,“祖宗旧制,虽有武举,然其规模规制,皆经百年锤炼,足以维稳。如今骤然扩大变革,恐动摇国本!其一,耗费钱粮必巨!天下武生汇聚京师,沿途接待、京师考务、后续安置,皆需巨额开支!虽国用丰盈,然亦当惜用民脂民膏!”
“刘总宪所言甚是!”礼部尚书黄道周接口道,“陛下,文武之道,贵在平衡。如此抬高武事,广纳武生,恐使天下人重武轻文,趋之若鹜,长此以往,非国家之福!且骤然变革军制,触动诸多旧有利益,恐引军中不稳!”
“陛下!”一名年轻的御史黄漾言辞激烈,“天下承平未久,正当休养生息,宣教化,重民生!如此大张旗鼓兴武举,变革军制,广纳好勇斗狠之徒,岂非昭示天下,陛下欲穷兵黩武耶?恐令四邻不安,百姓疑惧!”
“荒谬!”傅宗龙立刻反驳,“天下承平?四境之外,虎狼环伺!岂可高枕无忧?忘战必危! 陛下此举,正是为了以战止战,以武备求真正的和平!岂是穷兵黩武?至于军中不稳,正因旧制已不合时宜,才需革新以图强!唯有强者,方能真正维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