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溃败,仓皇南窜
天启十三年,八月朔日,平壤城。
曾经被多尔衮视为临时王庭的景福宫,此刻浓烟滚滚,杀声震天。数面“明”字龙旗与“卢”字帅旗,已插上最高耸的殿宇之上。城墙多处坍塌,尤其是西门,被王破虏集中了全部重型神威炮轰击,几乎被夷为平地。
城内巷战已近尾声。镶黄旗、镶白旗的最后抵抗力量,被李定国的京营锐卒和高迎祥的血镰营残部分割、包围、歼灭。街道上铺满了清军和汉军旗的尸体,鲜血汇成细流,流入路边的沟渠。
“报——!大将军!”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飞马奔至宫门前,滚鞍下马,急声道:“禀大将军!多尔衮、范文程率数千黄白旗核心护军,从南门突围而出!丢弃了所有辎重妇孺,正朝着汉城方向疯狂逃窜!”
卢象升正立于宫门高阶之上,指挥清剿残敌。他白袍之上溅满血点,闻言并不意外,冷峻的脸上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穷寇莫追,以免狗急跳墙。汉城已无险可守,传令李定国,派精骑尾随驱赶,迫其不停南逃即可。我们的目标,是将他们彻底驱赶至半岛最南端!”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充满不容置疑的决断:“王破虏!”
“末将在!”
“即刻清理平壤城内所有敌军残余,安抚百姓,扑灭余火。此城乃朝鲜旧都,务必尽快恢复秩序。”
“得令!”
“高迎祥!”
“俺在!”独臂将军上前,眼中战意未消。
“你部伤亡颇重,暂留平壤休整,同时严密监视汉城方向,若有残敌反扑,坚决击灭!”
“遵命!”
安排完毕,卢象升快步走入刚刚清理出来的景福宫偏殿,那里已架设好与京师联系的通讯阵盘。他取出那枚温润微光的千里传音符,凝神禀报:“陛下,平壤已克。多尔衮率核心残部约八千,弃城向南狂逃,依计划,臣正将其驱往釜山方向。”
千里之外的紫禁城中,朱啸正立于巨大的寰宇沙盘前,闻言,熔金般的瞳孔中流转过一丝了然一切的光芒。沙盘上,代表多尔衮的赤红色箭头正狼狈地沿着朝鲜半岛西海岸向南移动,而其最终目的地——釜山港,已被一圈代表大明水师的蓝色光点隐隐包围。
“朕已知之。”朱啸的声音通过传音符,清晰沉稳地传入卢象升耳中,“多尔衮已是瓮中之鳖,釜山便是其绝地。卢卿陆上进军,稳扎稳打,收复失土,收拢民心即可。海上的事,朕已安排妥当。”
-----
朱啸结束与卢象升的通话,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王承恩:“拟旨。”
“奴婢在。”
“第一道:八百里加急,传谕登莱水师提督孙国桢。令其亲率登莱水师主力,福船、海沧船、苍山船并一百二十艘,配足红衣大炮、佛朗机炮及新式开花弹,即日扬帆,东出渤海,巡弋朝鲜西海岸,封锁仁川、群山等港口,严防多尔衮残部由此获得补给或西窜。其后,主力南下,直逼釜山港外海!”
“遵旨!”
“第二道:飞鸽传书,谕令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命其尽起皮岛舟师,广鹿、石城、大小长山诸岛之兵,以快船、沙船、唬船组成快速反应舰队,即刻前出,封锁对马海峡西部海域!绝不允许一兵一卒、一船一粮,自倭国对马岛方向流入朝鲜!若有倭寇船敢于挑衅,或试图接应多尔衮,给朕——击沉它!”
“遵旨!”
“第三道:密令潜伏于对马岛的龙鳞卫暗桩,严密监视对马宗氏及倭国长崎方面动向,任何异动,即刻回报!”
“奴婢即刻去办!”
三道命令,如同三道无形的巨锁,从天启皇帝的手中发出,精准地飞向辽阔的海疆,一张针对多尔衮的天地罗网,正以釜山为中心,急速收拢。
------
九月初,多尔衮、范文程带着仅存的七八千残兵败将,一路丢盔弃甲,终于逃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重镇——釜山。
此时的鳌拜也已带着伤,收拢了一些败兵前来汇合,总兵力勉强凑足一万两千人,但多是惊弓之鸟,士气低落。
釜山城依山傍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多尔衮一至此地,立刻发挥其狠厉本色,强征朝鲜民夫,加固城防,并在周边山地险要之处修筑堡垒炮台,企图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大王勿忧!”范文程尽管面色疲惫,却仍在强打精神献策,“釜山城高池深,兼有山海之险。我军虽败,然主力尚存,据险而守,明军短时间内绝难攻下。只要坚守待援,待倭国…”
他话音未落,一名镶黄旗将领就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报——大王!不好了!海…海上来了好多明军战船!铺天盖地,已经把海口堵死了!”
多尔衮和范文程大惊,急忙登上釜山最高处的了望台。只见碧波万顷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列着森严的战阵,缓缓逼近。高大的福船如同移动的城堡,船侧炮窗打开,露出一排排黝黑的炮口,桅杆上飘扬的,正是大明登莱水师的旗帜!为首一艘最大的福船上,“孙”字将旗迎风招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