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朱啸眼中熔金般的火焰大炽,上前一步,亲手将陈守义扶起,“朕…没看错人!陈氏一门忠烈,活民之功,当流芳百世!你族中子弟,凡通农事、晓文墨者,皆可荐入农政司或地方农官!朕…许你陈家,一个世代司农的功名前程!”
同日,京师各茶楼酒肆、勾栏瓦舍。
《大明日报》带着油墨的清香和雷霆万钧的笔力,如同无形的风暴,席卷了大街小巷。头版头条,触目惊心:
【伪诏现形!钱谦益等东林逆党持假诏逼宫谋逆,尽数伏诛!】
下方是承天门广场上东林党人被龙鳞卫锁拿的速写画,钱彪指认、钱谦益吐血倒地的细节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旁边配以被焚烧的伪诏残骸特写,以及朱啸那“朕的江山,朕的法统…不需要这鬼蜮伎俩来证明!”的铿锵御批!字字如刀,将东林党最后的“悲壮”面具撕得粉碎!
第二版:
【无锡急报!东林书院惑乱之源被拔除!】
报道详细描述了龙鳞卫查封书院、拆匾焚书、推倒“清议”石碑的过程,重点突出了搜出的千份伪诏抄件和讨伐檄文,将其定性为“谋逆罪证”!书院田产商铺抄没充公的消息,更是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无数依附东林书院的士绅心头!
第三版:
【天佑大明!农政司立!神种入京!】
报道以激昂的笔调描述了西苑御田千亩开垦、新粮下种的盛况,详细列举了马铃薯、甘薯、玉米“耐寒、耐旱、耐瘠薄、亩产惊人”的特性(具体数字以“待御田丰收后昭告天下”暂隐),公布了徐光启任司正的消息,并着重提及皇帝“此乃朕得天所授,惠泽万民之神种”的论断!最后,用加粗字体宣告:“凡有精通农桑、心怀黎庶之贤才,无论出身,皆可荐于农政司!共襄此活民盛举!”
报纸所到之处,舆论哗然!
“呸!什么清流!原来是谋逆的国贼!装得人模狗样!” 茶馆里,一个粗豪的汉子将报纸拍在桌上,唾沫横飞。
“拆得好!烧得好!那些石碑上刻的,尽是些骂朝廷、煽动人的话!早该砸了!” 另一个茶客附和道。
“乖乖…亩产数倍乃至十数倍?真有这等神粮?要是真的…那以后…” 更多的人则被“神种”的消息吸引,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希冀光芒。
入夜,前门大街“四海茶馆”。
往日里讲才子佳人、狐仙鬼怪的说书先生,今日却换上了一身半新不旧的儒生长衫,面前案几上醒目地摊开着一份《大明日报》。醒木“啪”地一声脆响,压下了茶馆内的喧嚣。
“列位看官!今日老朽不讲风月,不讲神怪!讲一讲那…金銮殿上真龙怒,御田地里神种生!” 说书先生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市井韵味。
“话说那东林魁首钱谦益,道貌岸然一老贼!勾结晋商卖国求荣在前,伪造太祖密诏欲行废立在后!竟敢纠集党羽,素服持‘诏’,直闯承天门!要逼咱圣天子…退位让贤!其心可诛!其行…当剐!” 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将报上所述逼宫场景添油加醋,描绘得活灵活现,钱谦益的“伪善”、高攀龙的“狼狈”、李应升的“疯癫”,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引得满堂听众怒骂连连。
“幸得咱圣天子!那是真龙转世,火眼金睛!早看穿了这群蠹虫的鬼蜮伎俩!龙鳞卫的爷们儿,那叫一个神兵天降!锁链这么一套!嘿!刚才还嚎叫着‘清君侧’的‘忠臣’们,立马成了滚地葫芦,哭爹喊娘!钱谦益那老贼,更是当场吓破了苦胆,一口老血喷出三尺高!真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
醒木再拍!“再说那无锡东林书院!挂着‘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匾,行的却是煽风点火、诋毁君父的勾当!后院碑林里刻的,不是圣贤道理,是惑乱人心的毒药!藏书楼里藏的,不是经史子集,是谋逆作乱的檄文!龙鳞卫的大刀阔斧下去!匾额?劈了!石碑?砸了!毒书?烧了!烧得好!烧得干净!烧出了咱大明朝…朗朗乾坤!”
“列位!” 说书先生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激昂而充满希望,“圣天子除奸佞,那是雷霆手段!可对咱老百姓…那是菩萨心肠!眼见着北疆烽火连天,山陕饿殍遍野,陛下…心疼啊!” 他拿起报纸,指着农政司和新粮的报道,“这不!陛下得上天启示,赐下三种活命的神粮!耐旱!耐寒!不挑地!亩产…吓死个人!徐光启徐大人,那是真正的农学大家,正带着百十号老农,在西苑皇田里精心伺候着呢!陛下说了,待这神粮丰收,便要广植天下!让咱大明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更有一位!” 说书先生神秘地压低了声音,吊足了胃口,“福建长乐,有位叫陈守义的先生!他家先祖陈振龙公,早在万历年间,就冒死从海外带回一种叫‘甘薯’的活命粮!可惜啊…明珠蒙尘!被那些只顾自己盘满钵满的官老爷和士绅老爷们…硬生生压了下去!如今,圣天子慧眼识珠!把这位陈先生请到了金銮殿上,亲授农政司副使的重任!专管…江南的新粮推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