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灵犀一点**
突破的契机,来自于一次看似失败的实验。
当时,团队正在尝试解析“醒神方”中一味名为“定神砂”的矿物药。常规分析显示其主要成分是朱砂(硫化汞),具有神经毒性,这让所有现代背景的研究员都感到棘手和不解。
一次能量场扫描实验中,由于参数设置失误,扫描频率意外地与姜离描述中“定神砂”应被“心火”炼制的某种特定状态产生了谐振。刹那间,扫描仪屏幕上原本杂乱的能量信号,突然变得有序而稳定,散发出一种温和而镇定的波动。
“就是此频率!”姜离的虚影在实验室中显现,语气带着一丝激动,“此乃‘文武火’交替,去其燥烈,存其镇摄之性的关键!汝等仪器,竟能捕捉到此等微妙变化?”
林澈恍然大悟:“我们一直试图分析它的‘静态’成分,却忽略了古法炮制过程中赋予它的‘动态’能量信息!这‘定神砂’的真正药效载体,可能不是硫化汞分子本身,而是其在特定炼制条件下,内部晶体结构变化所承载的、具有安神定志功能的‘能量印记’!”
这一发现打开了全新的思路。研究团队开始高度重视古方中关于药材采集时节、产地、炮制方法(如九蒸九晒、酒制、醋制)的严格规定。他们意识到,这些看似繁琐的程序,并非迷信,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药材的能量属性进行精确调控和“编程”的过程!
基于这些认识,超算系统的模型开始越来越精准。它逐渐能够模拟出古方中不同药材组合后,在人体能量场(经络、脏腑)层面可能产生的协同、拮抗或引导效应。
**三、 醒神初现**
在对“醒神方”完成了大部分关键节点的解析后,林澈决定进行第一次实物炼制。
这不是简单的煎煮。在姜离的亲自指导下,他们在隔离实验室中,按照古法,使用特制的玉釜和银铲,严格控制着“水火候”。每一步投药顺序、搅拌手法、甚至炼制者的呼吸意念,都有严格讲究。姜离的魂体悬浮在丹炉上方,以其精纯的魂力,细微地感知和调控着炉内药材能量融合的进程。
与此同时,现代仪器全程监控着炉内的温度、压力、能量场变化以及药液成分的实时转化。
整整七日,不眠不休。
当林澈最终揭开玉釜的刹那,没有冲天的光华,只有一股极其清淡、却仿佛能直接沁入灵魂深处的异香弥漫开来。釜底,是一层薄薄的、呈现琥珀色泽、半透明状的胶质物。
“成了。”姜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欣慰,“此‘醒神汤’虽不及吾师亲手所炼,然其‘神’已具,其‘性’已纯。”
接下来的活体实验(在严格的伦理监督下)效果令人振奋。服用微量“醒神汤”的小鼠,在复杂迷宫测试中表现出远超对照组的学习速度和记忆保持能力,其大脑神经元连接密度和活跃度显着提升。更神奇的是,在针对一些因“伪念”残留而精神萎靡的康复者志愿者的初步临床试验中,小剂量服用后,他们普遍报告头脑清醒、思维敏捷、长期困扰的疲惫感和注意力涣散得到明显改善,且脑波检测显示其阿尔法波和贝塔波协调性增强。
它并非粗暴地刺激神经,而是像一种“信息优化剂”和“能量滋养剂”,温和地梳理和增强着使用者自身的神识力量。
“我们成功了……”沈雨霏看着实验数据,难掩激动,“我们不仅还原了古方,更初步揭示了其部分作用机制!”
林澈看着手中那颗琥珀色的胶质物,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温和而磅礴的生机与清明之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复原了一个药方,更是打通了一条连接古今医学智慧的切实路径。
“但这只是开始。”林澈冷静地说,“古方的精妙远超我们目前的解析能力。而且,如何将这种依赖特定能量环境和个人修为的炼制过程,转化为可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工艺,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巨大挑战。”
他将“醒神汤”的样本和数据郑重封存。
古方的新解,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光芒虽然微弱,却清晰地照亮了前进的方向,预示着一条融合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通往生命更深层奥秘的道路,正在他们的脚下,徐徐展开。
喜欢医魄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医魄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