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任何感情都是一场表演:感情多绕利益转,无利则情散
村里的老李以前总 “觉得友情最纯粹”,直到他帮朋友 “介绍了个大订单”,朋友对他特别热情,每天都找他喝酒;可后来老李没了 “资源”,朋友慢慢不联系他了,甚至在路上遇到都假装没看见。
还有老张,儿子以前总 “跟他聊亲情”,每次聊完都要 “借点钱”;后来老张没什么钱了,儿子也很少回家,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周老栓说:“别觉得‘感情是纯粹的’—— 朋友跟你谈友情,可能是需要你的帮忙;家人跟你谈亲情,可能是想从你这得到好处。感情大多围绕‘利益’展开,一旦没了利益牵扯,再亲近的感情也可能戛然而止,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表演。”
8、一厢情愿的付出,就不要期待别人的回应:太易得到不被珍惜,单向付出难幸福
村里的小芳喜欢同村的小李,总 “主动付出”—— 帮小李洗衣服、给他送早餐、甚至帮他还欠别人的钱。可小李不仅不感动,还觉得 “小芳离不开他”,对她越来越冷淡,最后还跟别的姑娘在一起了。小芳又伤心又后悔,觉得 “自己的付出全白费了”。
周老栓跟她说:“人性的弱点就是‘对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得不到的反而上心’。你一厢情愿付出,没要求任何回报,别人只会觉得‘你的好不值钱’,不会回应你。只懂付出不懂索取的人,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也很难幸福。”
9、你讨厌的才是你缺少的和需要的:讨厌源于 “缺失”,接受不足才能成长
村里的张叔总 “讨厌人情世故”,觉得 “太虚伪,不想学”,结果跟人相处时总 “说话直,得罪人”—— 跟邻居聊天,直接说 “你家孩子没出息,赚不到钱”;跟客户谈合作,直接说 “你给的价太低,没法做”,最后邻居不跟他来往,客户也不跟他合作了,大家都说 “张叔情商低”。
后来张叔慢慢发现,自己 “讨厌人情世故”,其实是 “自己不会,害怕学”,而这正是他 “缺少的”。他开始学着 “说好听的话,考虑别人的感受”,慢慢的,跟人相处融洽了,生意也变好了。周老栓说:“你讨厌的东西,往往是你‘缺少且需要的’—— 你讨厌左右逢源,是因为你不会,容易得罪人;你讨厌算计,是因为你不懂,容易被人坑。接受自己的不足,学着弥补,才能成长,不然只会一直被困住。”
10、当你花钱购买某种体力服务时,最好把你的友善和同情放在后面:先守边界,再表善意,才不被轻慢
镇上的李姐去餐厅吃饭,以前总 “对服务员特别友善”—— 服务员上菜慢了,她会说 “没事,不急”;服务员算错账了,她会说 “没关系,改过来就行”。结果有次服务员把 “别人退的菜” 端给她,还说 “这菜没动过,不影响吃”,李姐很生气,却不好意思发作。
后来李姐改了方式:一开始对服务员 “保持礼貌但不刻意讨好”—— 上菜慢了,会说 “麻烦快点,我赶时间”;算错账了,会说 “请重新算一遍,别出错”。等服务员服务好、没出任何问题后,她会说 “你服务很好,谢谢”,还会多给点小费。服务员反而更认真,再也没出过差错。周老栓说:“你花钱买服务,先明确‘边界’,别太友善,不然服务员会觉得‘你好说话,能糊弄’;等服务结束,再表达友善和感谢,既不会被轻慢,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