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边 90% 的人不靠谱:世界是 “草台班子”,你比想象中更能行
村里的小栓,以前总信 “身边人不会坑自己”—— 听父母的话 “找个稳定工作别折腾”,进了镇上的小工厂,干了三年没涨工资,天天重复枯燥的活,越干越不开心;又听老师说 “踏实干活就有回报”,可他在工厂里再卖力,也没得到器重,反而被老员工推了不少杂活。
后来小栓想自己开农机修理铺,父母和老师都劝 “风险大,别瞎搞”,他没听,自己琢磨技术、找门面,慢慢把生意做了起来。他跟周老栓说:“回头看才发现,以前信的那些建议,其实都不靠谱。这世界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就是个‘草台班子’,你敢试,就能做成不少以前不敢想的事。” 现在小栓不仅修农机赚钱,还帮村里的人培训技术,成了大家眼里的 “能人”。
2、人要起势前,有明显征兆:别混日子,好状态藏着好未来
镇上的小李,以前总 “躺平”—— 每天下班就躺着刷手机,周末要么打牌要么睡懒觉,体重越来越重,做事也越来越没干劲,总抱怨 “没机会”。后来他想 “不能再这样下去”,开始每天早起跑步,晚上少玩手机多看书,慢慢发现自己 “能管住嘴、能沉下心” 了。
没过多久,小李在厂里主动申请负责新的生产流程,因为他看书学了不少管理知识,把流程梳理得井井有条,被领导器重,涨了工资还升了职。周老栓跟他说:“人要变厉害,自己先能感觉到 —— 体重降了是能管住自己,意志强了是敢扛事,思想独立了是有主见。你天天混日子,哪来的机会?好状态,才藏着好未来。”
3、不求不救、不问不教:别主动 “凑帮忙”,免得吃力不讨好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 “主动帮忙”—— 邻居家的孩子成绩不好,她没等人家开口,就天天去给孩子补课,结果邻居觉得 “她是想炫耀自己懂教育”,还背后说她 “多管闲事”;朋友跟老公吵架,她没等人家求救,就跑去 “劝和”,结果朋友觉得 “她是来掺和家事”,跟她闹僵了。
张婶委屈地问周老栓:“我好心帮忙,咋还落埋怨?” 周老栓说:“别人没求你,你主动帮,人家会觉得你要么秀优越感,要么别有用心。人家不求救,你别凑上去;人家不请教,你别主动给建议。管好自己的事,比瞎帮忙强。” 后来张婶不再主动 “管闲事”,反而有人主动找她请教 “怎么种蔬菜”,她再帮忙,人家也真心感激,关系反而更好了。
4、把自己当成 “有办法的人”: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村里的王会计,以前遇到事总说 “没办法”—— 村里要统计庄稼收成,数据太多算不过来,他急得睡不着,说 “太多了,根本算不完”;家里的老房子漏雨,他说 “没钱修,只能凑活”。
周老栓跟他说:“你天天说‘没办法’,就真的没办法;你告诉自己‘我能想办法’,思路就打开了。数据多,你可以找年轻人帮忙用 Excel 算;房子漏雨,你可以先找补丁补,慢慢攒钱修。人生除了生死,啥都不是大事,你说的‘没办法’,其实是不想放弃偷懒的欲望。” 王会计听了,试着找村里的年轻人帮忙算数据,果然快多了;又找了补丁先补房子,后来攒够钱也修好了。他说:“现在遇到事,我先想‘我能咋办’,反而啥都能解决。”
5、不崇拜也不惧怕任何人:他们的 “光环”,都是你给的
村里的后生小栓,以前见了 “厉害人” 就发怵 —— 看到镇上的企业家,觉得 “人家太牛了,我肯定比不上”;见到县里的领导,更是不敢说话,觉得 “人家地位高,我跟人差太远”。
后来小栓去县里参加农机培训,跟那位领导聊了聊,发现领导也会 “忘事”,还会跟他请教 “村里农机的使用情况”;又跟那位企业家交流,发现对方创业时也亏过钱,也有 “怕失败” 的时候。周老栓跟他说:“别给任何人加光环,他们让你看到的‘厉害’,都是想让你看到的,背后也有普通人的缺点和难处。你崇拜他们,就会被他们奴役;你惧怕他们,就会不敢往前走。大家都是普通人,你不用怕,也不用崇拜。” 现在小栓再见到 “厉害人”,能平静地交流,还能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
6、不对认知太低的人太好:“小人畏威不畏德”,别让自己栽跟头
村里的张叔,以前总对 “老实人” 掏心掏肺 —— 邻居老李看着 “老实巴交”,张叔总帮他收庄稼、借他钱,可老李不仅不还,还背后说 “张叔有钱,帮我是应该的”;后来张叔跟老李要债,老李还撒泼说 “你这么有钱,还跟我计较这点钱”。
周老栓跟他说:“认知低的人,更看重‘能不能占便宜’,你对他好,他不会记着,反而觉得你‘好说话’,会得寸进尺。所谓‘小人畏威不畏德’,你跟他客气,他觉得你软;你跟他硬气,他反而怕你。别对这样的人太好,不然早晚栽跟头。” 后来张叔不再随便帮老李,老李反而不敢再占他便宜,还主动跟他道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